慈城慈孝文化的特征
近年來,一些地區紛紛舉辦“孝文化節”,評選十大孝子、中華孝親敬老楷模。我們江北慈城也將舉辦首屆“中華慈孝節”,它的文化特色在哪里?筆者認為,作為慈孝文化之鄉,我們慈城不但以“孝”聞名,而且“慈孝兼備”,它強調的是一個“慈”字。
我們有必要先來分析“慈”和“孝”這兩個不同概念?!靶ⅰ?,主要是一種私德,屬于私人生活領域,用于家庭成員之間。“慈”,雖然也用于家庭成員之間,例如母慈子孝,但除此之外,它更體現為一種公德。公德是公共領域中的道德,也就是梁啟超說的“人人相善其群”,當然也包括慈善與博愛。在公德和私德之間,公德高于私德,當忠孝不能兩全、公私不能兼顧的時候,仁人志士都會以公德為重,也是從這個意義上講,“慈”比“孝”更重要。
從理論上看,儒家所推崇的德行原本也是“慈孝兼備”的。它不但要求母(父)慈子孝,而且要求將“愛親人”的私德推廣成“愛天下人”的公德。然而實際情況遠非如此!從很多例子看,當“慈”和“孝”發生矛盾的時候,古人往往以“孝”為重。例如中國古代“二十四孝”之一的“郭巨埋兒”,郭巨為了養活老母,竟要將嗷嗷待哺的親兒子活埋,哪有慈愛可言?有些封建官吏,在家不失為孝子,在外卻魚肉百姓、禍國殃民。至于家庭成員之間親親相隱、相互包庇,置國法、公德于不顧,也被視為理所當然。顯然,這些所謂的“德行”不是我們今天建設和諧社會所要倡導的。
相比較而言,慈城的慈孝文化,因為強調了一個“慈”字,因而少了一點自私狹隘,多了一點無私博愛。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
關于“慈城”名字的起源,它與漢代孝子董黯有關,但它并沒有以“孝”命名,比如隨便叫什么孝義、孝縣,而是用了一個慈母的“慈”字,這就體現了一種“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感恩思想。兒女孝順,源于父母的慈愛,慈和孝之間有一種因果關系。因此,“慈城”這個名字本身就已告訴后人,孝子孝女不是憑空產生的,父母的慈愛是培育兒女孝心的溫床。
從孝子董黯的復仇故事看,據說他為了給母親報仇,必須殺死仇人王寄,但是當他想到王寄母親將要孤苦無依,又暫時忍耐了下來,一直等王寄母親去世,他才將王寄殺死。我們且不說董黯復仇有沒有違反當時的法律,單就他的忍耐來看,他對王寄之母心存慈悲。后人對此也是津津樂道,稱贊董黯“復仇不忘錫類”,可謂慈孝兼備。
再從慈城作為一個“科舉名城”看,古代慈城人通過科舉考試做官的人特別多。做官就是治國平天下,需要寬厚仁慈、體恤民情,儒家經典《大學》說:“慈者,所以使眾也?!笨梢姡瘸堑目婆e文化也是培養慈愛精神的沃土。
歷史上的慈城并非中藥材主產區,但千百年來,慈城的醫藥業聞名全國。這不僅僅因為“藥肆饒萬金”,獲利豐厚,更重要的原因在于醫藥業是一個最需要慈心仁術的行業,特別適合慈城人來做。
慈城歷來受佛教、道教文化的影響較深,大凡宗教總勸人“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要有慈悲心腸。歷史上統治階級以“神道設教”,對于教化百姓、勸人為善也不乏積極意義。
慈,當然也不全是一副逆來順受的樣子,道家說“慈故能勇”,慈中有愛,為了愛,有時就不怕犧牲。歷史上的慈城曾有過多次英勇抵抗外敵入侵的壯舉,這可以看作是慈愛精神的大爆發。一個“慈”字,集中概括了古代慈城人做官、行醫、經商,以及宗教等各行各業共同的操守。
宋代王安石在《慈溪縣學碑記》中論及慈城的風土人情時說:“慈溪小邑,無珍產淫貨以來四方游販之民。田桑之美,有以自足,無水旱之憂也。無游販之民,故其俗一而不雜;有以自足,故其人慎刑而易治?!庇纱丝梢姡糯拇瘸鞘且粋€類似于小國寡民狀態的理想社會,在這樣一個環境里,民眾和睦相處、安居樂業,因而構成了孕育慈城慈孝文化的社會經濟基礎。
上一篇:慈城《慈善故事二十則》
下一篇:慈城《慈城慈孝詩選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