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儒家
慈城地區的桂姓名人,在宋代有《棠陰比事》的作者桂萬榮;在明初有桂彥良、桂惟賢、桂同德、桂宗儒等。其中最有名的是桂彥良,被皇帝朱元璋稱為“江南大儒”,說他勝過“開國文臣之首”宋濂和劉基。桂彥良故居稱桂王傅宅,在慈城祝巷口。
桂彥良,名德偁,以字行。他本姓葉,是賀州知州富陽縣人葉同的兒子。因為葉同子嗣眾多,而好友桂與紹無子,于是將彥良送給與紹,做了桂家的兒子。
彥良在元朝時考中浙江鄉舉,見世道黑暗,于是辭官歸隱。元末割據勢力方國珍請他出山輔佐,他也不去。
明洪武六年(1373),吏部將彥良推薦給皇帝朱元璋。皇帝很器重他,拿出自己寫的詩文請他修改,授予他“太子正字”一職,可以經常待在皇帝身邊。皇帝文化不高,卻喜歡寫詩,有一次拿自己寫的詩給侍臣們欣賞,彥良拿過來就大聲誦讀,聲徹殿外。左右都被他的大膽驚呆了,而皇帝卻很喜歡他這種直率性格。
有一次皇帝與侍臣討論寫詩技巧,彥良從容奏曰:“詩詞非所急也。”意思是皇帝鉆研學問也要分輕重緩急,首先要學治國理政,詩詞不過是業余愛好。皇帝認為他說得很對。
又有一次皇帝問他:“仁者惡人乎?”意思就是說皇帝這樣的“仁人”可不可以發脾氣。彥良借孔子的話回答:“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仁者之心無私好惡,故好惡得其當。”意思是只要不存私心,發脾氣也是可以的。皇帝大喜,親自把這句話寫下來賜予諸皇子,還當作自己的座右銘;后來又對大臣們說:“這是桂彥良對朕講的,你們都要向儒者學習啊。”由于彥良既正直又聰明,所以每次奏對都能說到皇帝心里去。
洪武八年(1375),彥良與秦府紀善林溫覲見皇帝,皇帝問:“你現在是什么官?”彥良答:“太子正字。”皇帝說:“非也,帝者師也。”又對林溫說:“汝,王者師也;二人不可不自重。”因為有這句話,所以彥良也被后人稱為“帝師”。
彥良經常侍奉在太子身邊,皇帝很喜歡他,經常喊他“老桂”而不叫名字。洪武七年(1374)九月,皇貴妃去世,皇帝命太子按“齊衰杖期”的標準服喪,太子認為不符合《禮》的規定,拒不奉詔。皇帝氣得拿起寶劍要殺他,太子在前面逃,皇帝提著寶劍在后面追。這時群臣都被嚇壞了,不知所措,只有彥良很冷靜,他急忙上前跪下抱住皇帝的腿,流著淚說:“陛下對太子,是愛之深所以責之切啊。”皇帝見有人勸,也就稍稍冷靜了些。彥良又追上太子,勸曰:“皇貴妃侍奉過皇上,殿下更應體諒君父的心情,不要拘于小禮而壞了大孝。”太子沒辦法,只好穿上喪服去向父皇請罪。皇帝氣消了,扔下寶劍說:“老桂,今天多虧了你,朕父子才沒有成為冤家。”
洪武十一年(1378)二月,皇帝對彥良說:“聽說你的兩個兒子聰明好學,改天帶來給朕看看。”于是第二天彥良將其帶進宮來,皇帝看了很喜歡,特意封長子桂慎為中書舍人,留在皇帝身邊當文書。皇帝有意親自調教桂慎,對彥良說:“東宮乃汝啟迪,汝子朕亦教之。”——你教過太子,朕也來教教你的兒子。后來皇帝把養女也就是沐英的外甥女金氏許配給桂慎,桂慎就算成了駙馬爺。再后來桂慎因奏對忤旨,被發配到云南,此后就一直住在了云南他妻子的舅舅沐英那里,而慈城也有他的駙馬府。
洪武二十年(1387),彥良又一次擔任浙江鄉試主考官,完成任務不久便因病去世,終年六十六歲。
彥良天性孝友,在擔任晉王傅時,嘗嘆曰:“祿雖厚,養則不逮。”俸祿雖然多,父母卻享受不到了。于是讓畫師畫了雙親圖像,歲時祭祀,從未遺忘。他還模仿《詩經》,寫過一首《蒲庵》詩:
青青者蒲,在彼中渚。采之緝之,可以為屨。鬻屨以養,以養其親。昔誰行之,睦州其人。
青青者蒲,在彼中河。母不克養,傷如之何。母居西江,道阻且修。曷云迎來,以解我憂。
青青者蒲,在彼中澤。爰構我庵,爰飾我室。天乎有知,母來無遲。母如不來,我心孔悲。
這首詩第一段是講唐代高僧睦州禪師一邊當和尚,一邊靠賣蒲鞋奉養母親的故事。第二和第三段講慈溪高僧來復因戰亂阻隔,不能迎養母親,因想起睦州禪師往事,便在慈溪定水寺筑蒲庵,以寄托孝思。
桂彥良家族的名人還有:
桂宗儒,字文藪,彥良的侄子。曾與其弟宗蕃一起參與編修《永樂大典》,書成,授蘄州同知,后來擔任翰林修撰,因病告歸。《萬姓統譜》記載宗儒“蒞官有政績,然性直不能迎合監司”。因此他得到的考評結論是“學優政短,還之吏部,請改卑秩”,意思是說他做學問可以,做官不行。后來宗儒辭官回到老家,與另外八位鄉紳組成“香山九老”,經常游山玩水,喝酒賦詩,活到八十五歲。
宗儒之子桂昶,字繼學。隱居讀書,精通書法,旁通醫術。為了學醫,曾賣田買藥方。只要有人急需,無論貴賤遠近,他都愿意提供幫助。
桂昶的弟弟桂承學,字德章,也喜歡見義勇為。余姚陳某死于饑溺,尸體浮于江,承學將其安葬。他曾經買過一個仆人,后來發現是名門之后,不幸淪落為奴,于是將他放走,還送他錢。那人從此發奮,后來真成了富人。父親宗儒久病,承學侍湯藥數年,衣不解帶。愛敬兄桂昶如父,事嫂如母。終年八十六歲。
宗蕃之子桂恭,也是一位孝子。宗蕃也參與修撰《永樂大典》,書成,本來也可以授官,因生病告歸。宗蕃臥病多年,脾氣不好,只要稍不如意就發火不吃飯,這時桂恭夫婦就會跪在床下,一直等他怒氣消了才敢起身。凡伺候父親洗澡上廁所,這些臟活累活,都是桂恭親自動手,從不讓奴仆代勞,侍奉父親四十年如一日。
上一篇:慈城《植本堂》
下一篇:慈城《清儒潘平格論慈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