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好名聲,是不彰自顯
原典
名之與實,猶形之與影也。德藝周厚,則名必善焉;容色姝麗,則影必美焉。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猶貌甚惡而責妍影于鏡也。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竊名。忘名者,體道合德,享鬼神之福佑,非所以求名也;立名者,修身慎行,懼榮觀之不顯,非所以讓名也;竊名者,厚貌深奸,干浮華之虛稱,非所以得名也。
譯釋
名聲和實際的關系,就好像形體和影像的關系一樣。一個人的德行和才干都好,那他的名聲就一定好;一個人的容貌漂亮,那他的影像也會很美麗。現在有一些人不注重修養身心,但卻想要有一個好名聲傳揚在社會,這就好比相貌丑陋的人要求一個漂亮的影像出現在鏡子之中一樣。上等德行的人已經忘了名聲,中等的德行的人努力給自己樹立一個好名聲,下等德行的人竭盡全力盜取他人的名聲。忘記名聲的人,可以發現事物的規律,讓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的規范,因此能享受鬼神賜來的福分、保佑,因此他們不用去求什么名聲;那些樹立名聲的人,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慎重地對待自己的行動,經常擔心自己的榮譽不能顯現出來,因此他們對于名聲的事情不會謙讓;而那些竊取名聲的人呢,看起來很忠心但實際上是很有心機,所以他們不會得到什么好名聲。
解讀
好名聲不需要故意彰顯
有一位富翁,他認為金錢可以買到一切,但是事實并非如此。他想有一個好名聲,卻不知道怎么辦。他感到很苦惱,每天都在想著怎么才能讓自己得到眾人的敬仰。
有一天,他在街上散步,在路邊看到一個衣衫破爛的乞討者,他心里想,我給他錢,他一定會感謝我,然后他會到處說我的好話,我就有好名聲了。
于是這個富翁就在乞丐的碗里放下10個亮晶晶的金幣。誰知道這個乞丐連頭也不抬。富翁生氣了,說:“你瞎了嗎?沒看到我給你金幣?”
乞丐懶洋洋地回答說:“有錢是你自己的事情,感謝不感謝你是我的事情,這是不能強求的。”
富翁就很著急地說:“那我把我的財產給你一半,你該傳頌我的好名聲了吧。”
乞丐白了他一眼說:“給我一半的財產,那我不跟你一樣有錢了嗎?我干嘛還傳頌你的名聲。”
能否有一個好的而名聲,并不在于有多少錢,金錢和好名聲在很多情況下不能畫等號。好名聲是用心來交換的,而不是用錢就可以買到的。
顏之推說:“名之與實,猶形之與影也。德藝周厚,則名必善焉;容色姝麗,則影必美焉。”這是說名聲和實際的關系很緊密,那些有德行和才干的人,他們的名聲不彰自顯。而那些外貌美麗的人,不需要別人夸贊他,他的美麗影像讓別人看了就不會忘記。
顏之推認為:“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猶貌甚惡而責妍影于鏡也。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竊名。”生活中有一些人不注重自己內心的修養,但很想讓自己有一個好的名聲,這是不可能的。那些有德行的人忘記了名聲的存在,而那些有中等德行的人會努力樹立一個好名聲,那些沒有德行的人會去損害他人的利益以得到好名聲。
顏之推說:“忘名者,體道合德,享鬼神之福佑,非所以求名也;立名者,修身慎行,懼榮觀之不顯,非所以讓名也;竊名者,厚貌深奸,干浮華之虛稱,非所以得名也。”那些不在意名聲的人,才會做出有德行的事情,因為他們不會去刻意地求得什么名聲;那些想要樹立名聲的人就會努力提高自己的修養;而那些盜取名聲的人最后不會有什么好名聲,這就像劉金寶一樣,他想擁有權力、金錢和名聲,沒有想到的是最后害了自己。
在商人中,沒有一個人不崇拜李嘉誠的,他從一個貧賤的學徒成為了華人首富的奮斗歷程是勵志的一個經典案例。在香港的商人圈之中,流傳著一個說法:只要和李嘉誠簽訂合同,就不用擔心合同執行的問題了。李嘉誠就是靠這樣的信譽在商圈中成長起來的。誠招天下客,利從譽中來。只有遵守承諾,把誠信經營進行到底,這樣才能贏得客戶,贏得市場,才能讓自己的企業長盛不衰。這可以看出,李嘉誠是一個有好名聲的人,他不僅有好名聲,他的德行也是被商業圈中的人所知的。好的名聲并不是說出來的,是做出來的,李嘉誠就是如此。
哲學家威廉·詹姆士說:“如果你能夠使別人樂意和你合作,不論做任何事情,你都可以無往不勝。”別人樂意跟你合作的前提是,你要用自己的真誠贏得他人的心,只要在別人心中有了一個好名聲,就不怕別人不合作。合作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藝術。唯有以誠待人,別人才會喜歡跟你合作,那些以誠待人的人,會因為合作而獲得更大的力量,爭取更大的成功。
顏氏家訓精華
有人覺得有很多的金錢不如有一個好名聲。這就可以看出名聲的重要性,雖然自己沒有財富了,但自己可以靠著好名聲東山再起,如果沒有了名聲,擁有再多的金錢也很難再爬起來。好的名聲也不是說出來的,而是看一個人做了什么,靠說出來的名聲是不會長久的。
上一篇:《真正的養生注意避禍》顏氏家訓解讀|譯文|原文
下一篇:《真正的武夫不是飯囊酒甕》顏氏家訓解讀|譯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