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樂·落日熔金》簡介|介紹|概況
宋詞篇名。李清照作。宋張端義說:李清照“南渡以來,常懷京洛舊事。晚年賦《元宵·永遇樂》詞云:‘落日熔金,暮云合璧’,已自工致。至于‘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氣象更好。后疊云:‘于今憔悴,風鬟霧鬢,怕見夜間出去’,皆以尋常語度入音律。煉句精巧則易,平淡入調者難”(《貴耳集》)。近人吳梅說:“大抵易安諸作,能疏俊而少沉著。即如〔永遇樂〕元宵詞,人咸謂絕佳;此事感京洛,須有沉痛語方佳。詞中如‘于今憔悴,風鬟霧鬢,怕見夜間出去’,固是佳語,而上下文皆不稱。上云‘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下云‘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皆太質率,明者自能辨之?!?《詞學通論》)今人艾治平以為吳梅的這種批評“是有欠公允的?!袘丫┞濉?,訴說國破家亡的凄涼之感,有‘沉痛語’固佳,但如果這種‘沉痛語’,不是怒發沖冠,疾言厲色,而是象李清照這樣,通過當年的‘中州盛日’與今天的‘元宵佳節’對比;通過當年汴京婦女們大好游興與今天自己的‘怕見夜間出去’對比,表現出極其沉痛的心情;這樣,其藝術效果并不一定就在大聲疾呼之下,或可說它正是‘平淡入調者難’呢。至于說結語‘皆太質率’云云,尤其不能這樣說。”(《宋詞的花朵——宋詞名篇賞析》)這首詞上片景情反襯,下片今昔對比,抒發了流寓孤獨的個人愁苦,也透露出強烈的眷念故國之情,有很強的藝術感染性。
上一篇:《步出夏門行·龜雖壽》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江一對荊宣王問》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