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喬爾丹諾·布魯諾
在這個宇宙中有一個包羅萬象的神,由于它,一切存在者都在生活著、發展著、運動著,并達到自身的完善。
【演講詞】
整個說來,我的觀點有如下述:存在著由無限威力創造的無限宇宙。因為,我認為,有一種觀點是跟上帝的仁慈和威力不相稱的,那種觀點認為,上帝,雖具有除創造這個世界之外還能創造另一個和無限多個世界的能力,似乎僅只創造了這個有限的世界。
總之,我莊嚴宣布,存在著跟這個地球世界相似的無數個單獨世界。我同畢達哥拉斯一起認為,地球是個天體,它好像月亮,好像其他行星,好像其他恒星,它們的數目是無限的。所有這些天體構成無數的世界。它們形成無限空間中的無限宇宙,無數世界都處于它之中。由此可見,有兩種無限——宇宙的無限大和世界的無限多,由此也就間接地得出對那種以信仰為基礎的真理的否定。
其次,我還推定,在這個宇宙中有一個包羅萬象的神,由于它,一切存在者都在生活著、發展著、運動著,并達到自身的完善。
我用兩種方式來解釋它。第一種方式是比作肉體中的靈魂:靈魂整個地處在全部之中、并整個地處在每一部分之中。這如我所稱呼的,就是自然,就是上帝的影子和印跡。
另一種解釋方式,是一種不可理解的方式,借助于它,上帝就其實質、現有的威力說,存在于一切之中和一切之上,不是作為靈魂,而是以一種不可解釋的方式……
至于說到第三位格的上帝之靈,我不能按照對它應有的信仰來理解它,而是根據畢達哥拉斯的觀點來看待它,這種觀點跟所羅門對它的理解是一致的。即:我把它解釋為宇宙的靈魂,或存在于宇宙中的靈魂,像所羅門的箴言中所說的:“上帝之靈充滿大地和那包圍著萬有的東西。”這跟畢達哥拉斯的學說是一致的,維吉爾在《伊尼德》第六歌中對這一學說作了說明:
蒼天與大地,太初的萬頃漣漪,
那圓月的光華,泰坦神的耀眼火炬,
在其深處都有靈氣哺育。
智慧充溢著這個龐然大物的脈絡,
推動它運行不息……
按照我的哲學,從這個被稱作宇宙之生命的靈氣,然后產生出每一個事物的生命和靈魂,每一事物都具有生命和靈魂,所以,我認為,它是不朽的,就像所有的物體按其實體說是不朽的那樣,因為死亡不是別的,而是分解和化合。這個學說大概是在《傳道書》中講到太陽之下沒有任何新事物的地方闡述的。
【鑒賞】
布魯諾是堅定的反宗教戰士,教會勢力根本容不下他,他們把布魯諾所堅持的“宇宙無限”、“物質無限”等唯物主義觀點視作異端邪說、洪水猛獸,而把反對教會最堅決、最勇猛的布魯諾本人則看作眼中釘、肉中刺,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宗教裁判所組織了對布魯諾的審判。本篇“在接受宗教裁判所審判時的演說”就是這種情況下發表的。
布魯諾面對羅馬教皇和世俗政權的代表,毫不畏懼,慷慨陳詞,把審判廳當成了宣講新思想的講壇。演講一開始,他便宣稱存在著與宗教教義所講的“有限世界”不同的“無限宇宙”。接著,運用邏輯思維中的矛盾律,駁斥了上帝存在的謬說。他舉出這樣一個悖謬的觀點:上帝具有創造無限多個宇宙的能力,但除了這個有限的世界之外,上帝并沒有創造出其他的世界。這個觀點自相矛盾。根據布魯諾的邏輯推導:宇宙是無限的,除了地球及其周圍的天體外,還有諸多其他天體,這些天體不用上帝創造也存在著,而上帝只創造了地球等一部分有限的天體,因此,上帝的“能力”、“威力”不是無限的。而如果承認上帝創造了無限宇宙,則又與世界有限論相沖突,陷入難以自圓其說的悖論。這樣,上帝本身的存在也就成了問題。
那么,“無限宇宙”是從哪里來的呢?布魯諾認為,有一個“包羅萬象”、“無限威力”的“神”,它創造了無限宇宙,并使“一切存在者都在生活著、發展著、運動著,并達到自身的完善。”而所有這一切都與宗教教義中所宣揚的處在自然之外、圣父圣子圣靈三位一體、具有獨立人格、按自己意志行事的上帝毫不相干。布魯諾這里所說的“神”(在其他地方他亦用“上帝”這一說法)有其獨特的含義,它處于無限的以太空間中,與自然界分不開,兩者是吻合一致的,實質上它就是自然界和物質的同義語,并無獨立的人格,“神”即自然界,自然界即“神”,它是宇宙的能動本原,“宇宙之生命的靈氣”,其自身也是服從自然規律的。在當時,披上泛神論的外衣有利于宣傳唯物主義思想。這樣,布魯諾便把上帝創世說以及上帝對物質世界的干預給否定了。
1600年2月8日,宗教裁判官在紅衣主教的宮殿里宣讀了對布魯諾的死刑判決。被強制跪在地上的布魯諾用足全身力氣厲聲指出:“你們對我宣讀判詞,比我聽到判詞還要感到可怕。”2月17日深夜兩點,劊子手把布魯諾帶到火刑場,剝去他的囚衣,把一塊浸滿硫磺的粗布片披在他身上,并強行拉出他的舌頭,用特制木夾夾住,以防他最后向人們發出真理的聲音。然后用鐵鏈把他捆在火刑柱上。烈火點燃時,布魯諾看到一個刻有耶穌受難像的十字架伸到他面前,如果他吻它,就表示他和宗教的和解。然而正義凜然、鐵骨錚錚的布魯諾臨死也不屈膝投降,他臉帶輕蔑而憤怒的神色,果決地轉過頭去,在熊熊烈火中化作了永恒。
布魯諾在《論英雄熱情》一書中,曾這樣贊頌那滿懷激情、點燃理性之光、進行創造性活動的偉人:“他們雖死在一時,卻活在千古。”這話也是對他自己的最好寫照。三百多年過去了,敵人早已朽爛,而代表科學精神永存的布魯諾的銅像卻高高地矗立在羅馬鮮花廣場上。他的思想也已得到了廣泛的傳播。
上一篇:[中國]聶耳《在聯華影業公司演藝界創作會上的演講》
下一篇:[美國]馬克·吐溫《在荷默斯七十壽辰時的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