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逸史》簡介|鑒賞
此為涉及嶺南少數民族的一部白話長篇小說, 《中國通俗小說書目》歸之于“英雄兒女”類。二十八回,黃耐庵撰。耐庵名巖,號花溪逸士,參見附錄小傳。此書主要有兩種版本:一是清嘉慶十四年刊本,題“花溪逸士編次”, “醉園狂客評點”,“琢齋張囂也、竹園張錫光同參校。”頭三欄, 中題《嶺南逸史》,右題“張西園先生鑒定”、左欄上題“志錄三奇遇”,欄眉橫書嘉慶十四年刊。 書首序三篇,乾隆甲寅西園序,又張囂也序,乾隆癸丑醉園序。凡例四則,每回之后有醉園、西園、竹園、琢齋、啟軒、李夢松等人評。由序署年知書成于乾隆末葉;一是樓外樓巾箱本,撰、校、評、批語均同上本,頭板無嘉慶某年字樣而左欄下增樓外樓藏版書坊名,無西園、醉園、張囂也序,而增李夢松嘉慶六年辛酉《賦序黃生三奇遇古風》刊卷首。繡象八面,劣; 凡例為五則。傳世以這種樓外樓本或樓外樓的復本為多。
作者在《凡例》中說: “是編悉依《霍山老人雜錄》、 《圣山外紀》、 《廣東新語》及《赤雅外志》,永安、羅定、省、府諸志考定,問(間)有一二年月不符者,因事要成片段,不得不略組織。”據此,作者所演故事,亦非全無根據。書敘明萬歷間潮州程鄉縣桃花村,有黃逢玉貌美多才,又天生神力,善使雙劍,并得異人傳授符咒。曾奉父命往從化探親,至羅浮山下梅花村,遇隱者張瀚留宿,夜有匪賊來襲,逢玉書符咒于案,匪竟不得入,因此脫禍。張女貴兒美而慧,甚悅黃生,張翁亦愛其才,遂定婚約,商定歸途時偕張氏父女同返。黃前行至嘉桂嶺,遇女瑤王李小環求婿,一見黃生,傾心愛慕,黃以已有婚約相告,女非嫁不可,愿居偏房,于是再得一婦。黃又前行至天馬山,遇瑤王梅英,此人善戰,有萬夫不當之勇。其姐梅映雪,才十七歲,有閉月羞花之貌,使一枝方天畫戟,神出鬼沒,又有驚人法術,能撒豆為炮,強迫逢玉與之成親。映雪貪戀新人,恐其一去不返,經年不肯放走。又嫉黃生懷念張,李二女,遂設計除掉小環,俾斷其思念。因偽造逢玉親筆信,送往嘉桂嶺,云在天馬山被執下獄,性命不保,求小環來救。小環見信中計,率軍來攻。天馬山山高路險,梅氏又設埋伏,小環大敗,幸部下一女將換裝假冒小環戰死,小環始得脫險。梅氏以小環死告知逢玉,黃生親葬小環,過于哀傷,竟未注意其葬者實另女。后逢玉借拜祭于夜中逃走,不慎跌落河中,為一船戶所救,即請船戶送其到梅花村,至則貴兒家已為匪徒焚毀,張氏父女亦不知何往。逢玉被因作詩成仇之紈绔子誣控為瑤軍間諜而入獄。梅英發覺逢玉逃走,追蹤而至,探知已陷獄,且即大決,星夜回山,發瑤軍襲攻肇慶、三水,直至廣州,期得逢玉。始則大勝,后以省中官軍甚多,屢攻不得入。映雪為救逢玉,親去嘉桂嶺負荊請罪,向小環請救。小環得知逢玉未死,盡棄前嫌,出兵相助。二寨合力攻廣州,官軍抵擋不住,只好放了逢玉。貴兒逃出梅花村,易男裝至逢玉家。逢玉獲救后寄信請其父母上山,貴兒亦同行。中途遇強人藍能,因有二老同行,不得脫,遂力說其共圖大計。藍欲以養女謝金蓮妻之,貴兒不允。藍疑其二心,暫閉之園中。金蓮十年前全家遭劫,父遇難,母被藍能擄上山,后亦含恨死,正無法報仇,見貴兒多才,欲借其力。屢至園中與貴兒攀談, 日久各述心意,兩人遂偽為成婚,待機行事。貴兒為藍畫策,累戰皆勝,官軍不敵,招逢玉率兩塞之兵往剿。貴兒得訊,密與逢玉相會,商定擒賊之計,由是一戰而殺藍能。逢玉因功被封為安東侯,授兵部尚書巡撫廣東。謝金蓮亦歸逢玉。逢玉不貪戀官職,未久即辭官與四妻隱于大紺山,后仙去。
此書多地方色彩,其寫少數民族武裝起義得勝,更為別的小說所少有。所收嶺南歌謠二十余首,保存了這一時期的民間文學材料,又其使用地方詞語及少數民族詞語亦有特色。此書采用地方史志及民間傳統材料敷演故事的方法,對后世也有影響。晚清何求纂輯《閩都別記雙峰夢》四百回,以明王應山的《閩都記》為骨架,征引先賢詩詞俚歌,依福州歷代變革、名勝古跡,編織有關傳說掌故、新聞逸事而敷演成文,明顯受本書的影響。
上一篇:《宦海》簡介|鑒賞
下一篇:《平山冷燕》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