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韋莊
謁金門·春雨足
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綠。柳外飛來雙羽玉,弄晴相對浴。樓外翠簾高軸,倚遍闌干幾曲。云淡水平煙樹簇,寸心千里目。
這是一首念遠思人之作,由于其描寫對象的不確定性,我們可以認為這是游子對家園的思念,或是思婦對蕩子的掛牽,抑或是詞人自己離情別緒的泄露和排遣。
小令上闋寫景,下闋抒懷,寫景中已滲透著思人的情愫,抒懷中仍交織著景物的描寫。情與景雖然在行文中有所側重,但總體上已臻于情景交融的境界。
上闋描繪渲染的是一片綠意融融的春光美景:春雨剛過,小河里奔涌著一溪綠茵茵、清泠泠的春水:一個“足”字寫出春雨的充沛,同時也點出溪水漲滿新綠,汨汨奔流的水勢。“染就”二字寫出春雨與春水的關聯,春水的新綠來自春雨的澆灑,春雨染綠了青草,染綠了柳梢,同時也染綠了春水……大千世界呈現著一派清新、潤澤的盈盈綠意,這一切都來自春風化雨的潔滌與梳理。
然而詞人描寫這一派春雨染就的新綠,只是為后二句“柳外飛來雙羽玉,弄晴相對浴”提供一個陪襯與活動的背景:一雙羽翼潔白如玉的禽鳥,從楊柳梢外翩然飛來,它們在清清的溪水邊照著自己的影子,并在水中沐浴嬉戲……你看,在天邊碧綠碧綠的背景上,描出一雙羽翅如玉的白鳥,悠悠弄晴戲水,這景致該多妙、多美。然而這仍然是一種陪襯,一種暗示,——詞人以景寫情:以禽鳥的成雙反襯自身的形單影只,以春色如畫反襯自身心情的黯淡和寂寞,這是寓情于景、以景見情的典型范例。
下闋首句托出了上闋中所展示的景物描寫的觀察點:“樓外翠簾高軸。”原來詞人(或游子或思婦)是佇立于樓頭高高卷起的翠簾外,俯視眼前的春景而引起思人感懷,這也可以說是一種倒敘,由此方顯出結構的跌宕有致,引起讀者對前文的回味,同時由前文所描述的種種,反觀描寫主體對象此時此際的情懷。“倚遍闌干幾曲”進一步寫出佇立樓頭的斯人凝眸遠望的長久,他(她)倚遍了樓頭曲曲折折的欄桿而仍凝佇眺望,目斷關山。“云淡水平煙樹簇,寸心千里目。”乃情中寫景之筆:淡淡的流云,波平如鏡的春水,一簇簇籠著輕煙的綠樹,雖為信手拈來的眼前之景,但它們都浸染著念遠思人的脈脈愁緒。詞人的寸草之心渴望能生出矚遠的千里之目,然而由于關山阻隔,還只能看到眼前的情景,寸心中所思所念者依然在千里之外,目不能及。“寸心千里目”是描寫離人思緒的精粹的警句,它把“寸心”與“千里目”這兩組對比性極強的意象聯在一起,使人于矛盾的不可能中(寸心何能生千里之目),深味相反相成中的意愿的統一(寸心確有可能代替千里之目,以心靈的眼睛望見千里之外的情景)。
上一篇:(五代)馮延巳《謁金門·秋已暮》原文、翻譯及賞析
下一篇:(唐)柳宗元《楊白花·楊白花風吹渡江水》原文、翻譯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