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閣的紫藤花·徐蔚南》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細雨蒙蒙,百花聊賴之時,偶然從《花間集》里翻出了一朵小小的枯槁的紫藤花,花色早褪了,花香早散了。啊,紫藤花!你真令人憐愛呢!豈僅憐愛你;我還懷念著你的姊妹們——一架白色的紫藤,一架青蓮色的紫藤——在那個園中靜悄悄地消受了一宵冷雨,不知今朝還能安然無恙否?
啊,紫藤花!你常住在這詩集里吧;你是我前周暢游快閣的一個紀念。
快閣是陸放翁飲酒賦詩的故居,離城西南三里,正是鑒湖絕勝之處;去歲初秋,我曾經去過了,寒中又重游一次,前周復去是第三次了。但前兩次都沒有給我多大印象,這次去后,情景不同了,快閣的景物時時在眼前顯現——尤其使人難忘的,便是那園中的兩架紫藤。
快閣臨湖而建,推窗外望:遠處是一帶青山,近處是隔湖的田畝。田畝間分出紅黃綠三色:紅的是紫云英,綠的是豌豆葉,黃的是油菜花。一片一片互相間著,美麗得遠勝人間錦繡。東向,叢林中,隱約間露出一個塔尖,尤有詩意,槳聲漁歌又不時從湖面飛來。這樣的景色,晴天固然極好,雨天也必神妙,詩人居此,安得不頹放呢!放翁自己說:“橋如虹,水如空,一葉飄然煙雨中,天教稱放翁。”是的,確然天叫他稱放翁的。
閣旁有花園二,一在前,一在后。前面的一個又以墻壁分為二,前半疊假山,后半鑿小池。池中植荷花;如在夏日,紅蓮白蓮,蓋滿一池,自當另有一番風味。池前有春花秋月樓,樓下有匾額曰“飛躍處”,此是指池魚言。其實,池中只有很小很小的小魚,要它躍也躍不起來,如何會飛躍呢?
園中的映山紅和躑躅都很鮮艷。但遠不及山中野生的自然。
自池旁折向北,便是那后花園了。
我們一踏進后花園,便有一架紫藤呈現在我們眼前。這架紫藤正在開得最盛的時候,一球一球重疊蓋在架上的,俯垂在架旁的盡是花朵?;ㄈ锸屈S的,花瓣是潔白的,而且看上去似乎很肥厚的。更有無數的野蜂在花朵上下左右嗡嗡地叫著——亂哄哄地飛著。它們是在采蜜嗎?它們是在舞蹈嗎?它們是在和花朵游戲嗎?……
我在閣下仰望這一堆花,一群蜂,我便想像這無數的白花朵是一群天真無垢的女孩子,伊們赤裸裸地一塊兒擁著,抱著,偎著,臥著,吻著;那無數的野蜂便是一大群的男孩,他們正在唱歌給伊們聽,正在奏樂給伊們聽。渠們是結戀了。渠們是在痛快地享樂那陽春,渠們是在創造只有青春只有戀愛的樂土。
這種想像決不是僅有我一人所有,無論誰看了這無數的花和蜂都將生出一種神秘的想像來。同我一塊兒去的方君看見了也拍手叫起來,他向那垂的一球花朵熱烈地親了個嘴,說道:“鮮美呀!呀,鮮美!”他又說:“我很想把花朵摘下兩枝來掛在耳上呢!”
離開這架白紫藤十幾步,有一圍短短的冬青,穿過一畦豌豆,又是一架紫藤。不過這一架是青蓮色的,和那白色的相比,各有美處。但是就我個人說,卻更愛這青蓮色的,因為淡薄的青蓮色呈在我眼前,便能使我感得一種和平,一種柔婉,并且使我有如飲了美酒,有如進了夢境。
很奇異,在這架花上,野蜂竟一只也沒有。落下來的花瓣在地上已有薄薄的一層。原來這架花朵的青春已逝,無怪野蜂散盡了。
我們在架下的石凳上坐了下來,觀看那正在一朵一朵飄下的花兒。花也知道求人愛憐似的,輕輕地落了一朵在我膝上,我俯下看時,頸項里感得颼颼地一冷,原來又是一朵。它接連著落下來,落在我們的眉上,落在我們的腳上,落在我們的肩上。我們在這又輕又軟又香的花雨里幾乎睡去了。
猝然,“骨碌碌”一聲怪響,我們如夢初醒,四目相向,頗形驚詫,即刻又是“骨碌碌”地響了。
方君說:“這是啄木鳥。”
臨去時,我總舍不得這架青蓮色的紫藤,便在地上拾了一朵夾在《花間集》里。夜深人靜的時候,我常取出這朵花來默視一會兒。
寫于一九二四年
這篇散文,由吟味快閣——陸放翁飲酒賦詩的故居的兩架紫藤花,抒寫作者如絲如縷的情思。
作者由夾在書頁里的一朵小花引出文章。文章開頭說,他從書頁里翻出一朵褪色消香的紫藤花,然后用抒情筆調抒發他懷念紫藤花的深情。
文章層次清晰分明,狀物寫景細致逼真。作者抒寫紫藤花,先抒寫快閣的景物,尤其細致地描寫了快閣近處隔湖田畝的景色:“田畝間分出紅黃綠三色:紅的是紫云英,綠的是豌豆葉,黃的是油菜花。一片一片互相間著,美麗得遠勝人間錦繡。東向,叢林中,隱約間露出一個塔尖,尤有詩意,槳聲漁歌又不時從湖面飛來。”文字清秀,層次分明,動靜結合,引人入勝。
作者描寫后園的白色紫藤花,先具體描寫它的形狀、顏色,再展開想像,運用擬人化手法,突出白色紫藤花的純潔、熱烈和它們的青春活力。在作者筆下,白色紫藤花開得正盛,無數的白花朵像一群天真無垢的女孩子,無數的野蜂便是一大群的男孩,他們似乎在熱戀著,“渠們是在痛快地享樂那陽春,渠們是在創造只有青春只有戀愛的樂土”。作者借贊美白色的紫藤花,禮贊富有生命力的青春。
作者抒寫青蓮色的紫藤,與白色的紫藤花進行對比,使畫面各呈其妙,各異其趣。
審美最忌心胸的褊狹,而應當寬容,兼容并包。作者正是這樣。他說,青蓮色的紫藤花,“和那白色的相比,各有美處”。而且,他“卻更愛青蓮色的,因為淡薄的青蓮色呈在我眼前,便能使我感得一種和平,一種柔婉,并且使我有如飲了美酒,有如進了夢境”。作者寬容的審美眼光,抒寫了青蓮色紫藤花給自己的和平、柔婉的審美感受。作者進而以啄木鳥“骨碌碌”響聲的敘寫,與青蓮色紫藤花落下時岑寂無聲形成了鮮明的對照,更襯托出了青蓮色紫藤花朵的和平柔婉。
文章結尾,照應開頭,使文章渾然一體,令讀者回味無窮。
上一篇:《憶劉半農君·魯迅》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懷念·陳荒煤》全文與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