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記》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初學記》30卷,唐徐堅等奉敕編修,有明嘉靖十年(1531)安國桂坡館刊本,1962年中華書局出版校點本,1980年再版。
該書是唐玄宗李隆基為其子作文時采摘詞藻,引用典故,查檢事類之用,而命徐堅、張說等編修的。唐劉肅《大唐新語》載;“玄宗謂張說曰:‘兒子等欲學綴文,須檢事及看文體。《御覽》之輩,部帙既大,尋討稍難。卿與諸學士撰集要事并要文,以類相從。務取省便,令兒子等易見成就也。’說與徐堅、韋述等編此進上,以《初學記》為名。”該書成書于開元十三年(725)。全書分:天、歲時、地、州郡、帝王、中宮、儲宮、帝戚、職官、禮、樂、人、政理、文、武、道釋、居處、器物、服饌、寶器(附花草)、果木、獸鳥(附鱗介蟲)等23部,部下又分313子目。每一子目,先是“敘事”,次為“事對”,最后是征引詩文。“敘事”是該書的精華部分,它經過精心編撰,把事類連貫起來,成為一篇文章。《四庫全書總目》評云;“敘事雖雜取群書,而次第若相連屬”;“在唐人類書中,博不及《藝文類聚》,而精則勝之;若《北堂書鈔》及《六帖》,則出此書下遠矣。該書是現存較早的一部完整的類書,書中保存了不少失傳的古書片段,其中包括隋代以前的詩文和初唐詩文等許多珍貴的資料,為今人校勘有關古籍中的訛誤提供了依據。
該書另有《初學記索引》,許逸民編,1980年中華書局出版;日本人中津濱涉編《初學記引書引得》,1973年出版,可供查檢之用。
上一篇:《劉隨州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華嚴經》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