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駢《聞河中王鐸加都統》
煉汞燒鉛四十年,如今猶在藥爐前。
不知子晉緣何事,只學吹簫便得仙。
【注釋】
(1)僖宗廣明元年(880),黃巢軍北上,攻克洛陽,破潼關,入長安,稱帝,國號大齊,僖宗逃奔成都。僖宗中和二年(882),朝廷見高駢冠蓋相望、無意出兵,即以宰相王鐸為京城四面諸道行賞兵馬都統,為鎮壓黃巢農民起義軍的最高統帥。而對高駢,則“增駢階爵”,實削兵權。河中:指宰臣王鐸,他是河中(今山西省永濟縣蒲州鎮)人。
(2)汞、鉛:古來道家用來煉丹藥的兩種化學材料。
(3)子晉:神話人物,也姓王,切合王鐸的姓,一說是周靈王太子,因善吹簫而被接引成仙。故王子晉即暗指王鐸。
(4)“只學”句:漢劉向《列仙傳·王子喬》:“王子喬者,周靈王太子晉也。好吹笙,作鳳凰鳴。游伊洛之間,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三十余年后,求之于山上,見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緱氏山巔。’至時果乘白鶴駐山頭,望之不得到,舉手謝時人,數日而去。”全句意思為,王鐸就像神話人物王晉那樣,無德無才,僅憑善吹簫,就被接引成仙,比喻他被任命為三軍統帥。
【賞析心得】
乾符六年(879),黃巢入廣州,聚眾號百萬,朝廷圍繞是剿還是招,爭論不休,未得結果。高駢未得剿之重任,心生怨意,因而冠蓋相望,聽任黃巢義軍攻陷河洛。黃巢于次年(880)破潼關,入長安,稱帝,國號大齊。僖宗只得逃奔成都避難。皇帝在成都,知駢沒有力剿黃巢之意,于中和二年(882)任命王鐸以中書令兼充諸道行營兵馬都統,即為鎮壓黃巢農民起義的最高統帥。高駢聽到后,心中極不舒服,憤憤不平,寫下這首牢騷滿腹的絕句《聞河中王鐸加都統》。
“煉汞燒鉛四十年,如今猶在藥爐前。”他平生一向迷信神仙,故詩以道家神仙作比喻。這兩句是說,自己上天山、下南海,守成都、征南蠻,南征北戰、血染戰袍,拼戰沙場數十年,就好比學道燒丹四十年,至今還在藥爐前,辛辛苦苦煉汞燒鉛,成不了仙,意即得不到朝廷重用。“不知子晉緣何事,只學吹簫便得仙。”高駢說,不曉得子晉(暗指王鐸)什么緣故,一生毫無功跡可言,朝廷竟予以大任,任命他為全國剿黃總都統。這就好比漢劉向《列仙傳·王子喬》的典故,修仙何必苦練,只要會吹簫就可被接引成仙了。
上一篇:白居易《魏王堤》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下一篇:白居易《問楊瓊》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