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揚子江》
幾日隨風北海游,
回從揚子大江頭。
臣心一片磁針石,
不指南方不肯休。
【注釋】
(1)此詩寫于恭帝德佑二年(1276),作者一行乘隙逃脫途中所作。揚子江:長江的別稱。古代稱今天儀征、揚州一帶的長江為揚子江,這是因為揚子津渡口(今江蘇邗江南)而得名。題下原有序:“自通州(今南通)至揚子江口(即揚子津),兩潮可到。為避渚沙,及許浦(即滸浦,在今常熟東北的江邊),顧諸從行者,故繞去出北海,然后渡揚子江。”
(2)北海:指長江口以北的海面。
(3)回:迂回、繞回。
(4)磁針石:指南針。
(5)南方:指南方南宋新政權所在處。
【賞析心得】
文天祥一行,九死一生,歷盡艱險,終于到達通州(從今江蘇省南通市)。德佑二年(1276)閏月十七日(即當年三月四日),謀得海船,城下出發(fā),四舟同行,駛向揚子江頭!五天之后,終于出海,作者驚呼:“極目皆水,水外惟水,大哉觀乎。”(《出?!吩娮?
“幾日隨風北海游,回從揚子大江頭。”為了躲避大江之南、通州對岸元軍的追捕,文天祥一行繞道而行,隨風漂向北海,漫游幾日后,再度返回揚子江頭,直駛浙東。“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結束了“厄運一百日”,經歷了“危機九十遭”(均見文天祥詩《入浙東》),文天祥喜悅異常,好比蛟龍入海,可以重整旗鼓、收拾兵力,施展宏圖、抗元衛(wèi)國了。
最后兩句:“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表達了他的心就像磁針一樣,永指南方,不辭千難萬險,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忠肝義膽,昭若日月。這兩句,就像“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樣,成為他擲地有聲、留傳千古的《正氣歌》中最為精彩的名句。從此,他將后面結集的詩作,取名為“指南錄”,就是為了紀念京口脫險,千折百回,心如磁針,指向南方的艱難歷程。
上一篇:白居易《楊柳枝詞》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下一篇:劉禹錫《杏園花下酬樂天見贈》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