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再至汝陰三絕》
黃粟留鳴桑葚美,紫櫻桃熟麥風涼。
朱輪昔愧無遺愛,白首重來似故鄉。
【注釋】
(1)這是作者于神宗即位,熙寧元年(1068)四月重返汝陰時寫下的詩,共三首,這是其中之一,歐陽修時年六十二歲。汝陰:今安徽省阜陽市。
(2)黃粟留:黃鶯的別稱。桑葚:葚同椹,為桑樹果實,紫紅色,酸甜可食,桑葉則可養蠶。當桑葚成熟時,黃鶯喜歡在桑樹林間飛舞鳴啼,故民間俚語說“黃粟留看我,麥黃葚熟”。
(3)麥風:指四月的風,四月晚春,陣陣風來,尚有涼意。
(4)朱輪:紅色車輪。指古代貴族乘坐的紅色車子。這里解作在此做官理政。遺愛:指作者在此的業績,給老百姓帶來的仁愛實惠。
(5)重來:又來。
【賞析心得】
英宗治平四年(1067),歐陽修被罷免參知政事,出任亳州(今安徽亳州市)知州(太守),借道汝陰,作短暫逗留,并作詩三首,此詩便是其中一首。
“黃粟留鳴桑葚美,紫櫻桃熟麥風涼。”首聯兩句,描寫汝陰的四月風光,黃鶯飛舞,來回穿梭于桑葚之間,歡樂鳴啼。紫紅的桑葚成熟了,散發出香味,既美又甜,令黃粟留垂涎欲滴;暮春四月,麥風吹來陣陣涼意,告訴人們紫色的櫻桃也早早熟了。“朱輪昔愧無遺愛,白首重來似故鄉。”末聯兩句為借景抒情,一是謙虛檢討在此地任職時,自己的工作做得不好,業績不多,沒給百姓留下什么仁愛實惠;二是表示自己與當地百姓的感情深厚、融為一體,已把汝陰當成了自己的故鄉;三是還有一層意思未點破,但為后來事實所證實,那就是作者早已愛上汝陰這片土地和其上的人們,作者與其感情早已勝過故鄉之情、他已將潁河選作歸隱之地、作為自己人生的終點。神宗熙寧三年(1071),歐陽修再三上書,朝廷才批準其退休,他終于實現了歸隱潁州(即汝陰,今安徽省阜陽市)的愿望。
此詩四句,每句首字分別為黃、紫、朱、白,從色彩上,為本詩增添了一種特殊的美感。
上一篇:劉禹錫《再游玄都觀》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下一篇:趙佶《在北題壁》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