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高山流水
典源出處 《呂氏春秋·本味》:“伯牙鼓琴,鐘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鐘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鐘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fù)鼓琴,以為世無足復(fù)為鼓琴者?!?《列子·湯問》、《說苑·尊賢》等亦載,文字略有不同。
釋義用法 伯牙彈琴,志在高山,志在流水,鐘子期都能聽出來。鐘子期死,伯牙便摔破琴不再彈,認(rèn)為沒有像鐘子期那樣知音的人了。后以此典形容琴曲的高妙; 也用以指心意相通的知音、知己。
用典形式
【子期】 宋·嚴(yán)日益:“世間未必?zé)o子期,至音元不求人知?!苯稹ぴ脝枺骸斑z編綴輯非吾事,千古朱弦有子期?!?br>
【知音】 唐·孟浩然:“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彼巍ば翖壖玻骸霸鐨w來,流水外,有知音?!?br>
【弦斷】 宋·岳飛:“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流水】 唐·李白:“客心洗流水,遺響入霜鐘?!?br>
【子期耳】 清·秋瑾:“若無子期耳,總負(fù)伯牙心?!?br>
【弄琴牙】 宋·蘇軾:“坐中安得弄琴牙? 寫取余聲歸向水仙夸。”
【伯牙弦】 唐·駱賓王:“獨(dú)嗟流水引,長掩伯牙弦。”
【伯牙琴】 唐·羅隱:“莊周高論伯牙琴,閑夜思量淚滿襟。”明·徐渭:“如聞流水引,誰識伯牙琴?”
【鐘期耳】 唐·白居易:“卻怪鐘期耳,唯聽水與山?!?br>
【鐘期聽】 清·章在茲:“不遇鐘期聽,何慚原憲貧?!?br>
【鐘期弦】 清·吳兆騫:“寄哀欲托庾信賦,賞音空憶鐘期弦?!?br>
【鐘期琴】 唐·楊炯:“鐘期琴未奏,蘇武節(jié)猶新?!?br>
【絕清弦】 唐·溫庭筠:“聞?wù)f蕭郎逐逝川,伯牙因此絕清弦。”
【流水引】 唐·駱賓王:“莫將流水引,空向俗人彈?!?br>
【斷弦人】 宋·蘇軾:“空遺運(yùn)斤質(zhì),卻吊斷弦人?!?br>
【斷弦琴】 元·耶律楚材:“知音誰聽斷弦琴,臨風(fēng)痛想紗巾酒。”
【牙生摧弦】 清·王士禛:“痛絕人琴今已矣,牙生從此竟摧弦?!?br>
【伯牙弦絕】 唐·薛濤:“借問人間愁寂意,伯牙弦絕已無聲?!彼巍り惲粒骸靶幸又弥疅o足問,誰換妍皮癡骨。但莫使,伯牙弦絕?!?br>
【伯牙高山】 宋·黃庭堅(jiān):“倚楹嘯歌非寓淫,伯牙高山水深深。”
【鐘歿廢琴】 唐·白居易:“惠死莊杜口,鐘歿師廢琴?!?br>
【高山一弄】 宋·陳亮:“秋水雙明,高山一弄,著我些悲壯。”
【高山流水】 宋·張孝祥:“相逢有酒且教斟,高山流水遇知音?!彼巍べR鑄:“愁無已,奏綠綺,歷歷高山與流水?!?br>
【流水高山】 宋·王安石:“故人舍我歸黃壤,流水高山心自知?!彼巍?a href="http://www.tenkaichikennel.net/shiji/xinqiji/"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辛棄疾:“流水高山弦斷絕,怒蛙聲自咽?!?br>
【伯牙流水心】 宋·張嵩老:“君不見伯牙流水心,不是子期誰知音。”
【高山少知音】 宋·曾鞏:“明月幾人非按劍,高山從古少知音?!?br>
【流水伯牙弦】 唐·駱賓王:“成風(fēng)郢匠斲,流水伯牙弦?!?br>
【琴曲隨流水】 北周·庾信:“琴曲隨流水,簫聲逐鳳凰。”
上一篇:詩詞典故《高鳳麥流》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詩詞典故《高祖斬蛇》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