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飛來為客鳥(2),曾蒙丹鳳借枝柯(3)。
一朝鳳去梧桐死,滿目鴟鳶奈爾何(4)。
【注釋】
(1)《海鷗詠》作于貞元五年(789),此時作者已過花甲。唐德宗宰相李泌,當年三月病重去世。顧況作此詩詠之,因而得罪權貴,被貶為饒州司戶。李泌(722—789),唐朝大臣,字長源,京兆(今陜西西安)人,原籍遼東襄平(今遼寧遼陽)。李泌為中唐時期一位特殊人物,他曾與太子李亨為“布衣交”,為奸相楊國忠所忌,遁潛名山。安祿山叛亂,李亨即位靈武,是為肅宗,他出山輔佐,為朝政主要決策人,遭宦官李輔國誣陷,又隱居湖南衡岳(衡山)。代宗即位,為翰林學士,前后任楚州(今江蘇省淮陽縣)、杭州等刺史,在任均有政績。大歷十四年(779),太子李適接位為德宗,是時安史之亂雖已平定,藩鎮之亂又此起彼伏,國家仍處于紛亂狀態,李泌再次入朝輔佐,為之處理了許多軍國大事。貞元三年(787),正式任宰相,貞元五年(789)三月,病重逝世,終年六十八歲。李泌經歷玄、肅、代、德四朝,摸透昏君心理,因此能夠誘導他們處理好一些大事,內憂外患因此有所減輕。但也得罪不少權貴,甚至是皇帝本人。
(2)客鳥:作者自喻,為詩題中的“海鷗”。
(3)丹鳳:指宰相李泌,是他薦引作者入朝為官任職的。借枝柯:比喻在朝中任職。
(4)鴟鳶。鴟:鷂鷹。鳶:老鷹。鴟鳶統指為專門啄食腐肉的兇惡猛禽,比喻尋思整人的奸佞之臣。
【賞析心得】
這是在封建時代,冒天下之大不韙,觸怒權貴,甚至冒犯最高統治者皇帝的一首詩,作者的膽大敢為,著實令人失顏,為之捏一把汗。
“萬里飛來為客鳥,曾蒙丹鳳借枝柯。”詩人本是萬里之外,海上自由飛翔的海鷗,只因為李泌這樣的丹鳳大臣,友好垂顧,召來朝廷做官(本無長期打算,故曰客鳥),借唐朝這棵大樹的枝柯棲息,做些利國利民的事情。“一朝鳳去梧桐死,滿目鴟鳶奈爾何。”如今,李泌已死,丹鳳已去,梧桐大樹不復存在,睜開眼睛看到的,都是鷹隼之類的奸詐小人,其結果不就是,我也奈何不了你,你也奈何不了我,呆在這里,還有什么意思呢?
此詩一出,軒然大波。本來李泌不在,顧況他們就失去依靠,還要大膽地諷刺權貴、皇帝(此帝原本就剛自用),當然就不會有什么好結果。果然,不久,一紙詔書下來,顧況遂被貶出朝廷,謫任外官。
上一篇:丘丹《和韋使君聽江笛送陳侍御》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下一篇:顧況《歸山作》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