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扁鵲倉公列傳第四十五·菑川王病,召臣意診脈,》鑒賞
“蹶上為重[1],頭痛身熱,使人煩懣。”臣意即以寒水拊其頭[2],刺足陽明脈,左右各三所,病旋已。病得之沐發未干而臥[3]。診如前,所以蹶,頭熱至肩。
【段意】 記病案之十六:菑川王病,診斷為蹶病,冷敷頭部,針刺穴位三次,即病愈。病因是洗了頭頭發未干而睡臥。病案中記述了蹶病的癥狀、病理。
注釋
[1]蹶:病名,氣逆行。上為重:身體上部癥狀突出。[2]拊(fu):附著。[3]沐發:洗頭。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第四十五·菑川王病,召臣意診脈,》鑒賞
“蹶上為重[1],頭痛身熱,使人煩懣。”臣意即以寒水拊其頭[2],刺足陽明脈,左右各三所,病旋已。病得之沐發未干而臥[3]。診如前,所以蹶,頭熱至肩。
【段意】 記病案之十六:菑川王病,診斷為蹶病,冷敷頭部,針刺穴位三次,即病愈。病因是洗了頭頭發未干而睡臥。病案中記述了蹶病的癥狀、病理。
注釋
[1]蹶:病名,氣逆行。上為重:身體上部癥狀突出。[2]拊(fu):附著。[3]沐發:洗頭。
上一篇:《史記·扁鵲倉公列傳第四十五·故濟北王阿母自言足熱而懣[1],臣意告》鑒賞
下一篇:《史記·扁鵲倉公列傳第四十五·臨菑氾里女子薄吾病甚[1],眾醫皆以為寒熱篤[2],當死,不治.》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