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一傅眾咻
典源出處 《孟子 ·滕文公下》:“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齊語也,則使齊人傅諸? 使楚人傅諸? 曰:‘使齊人傅之。’曰:‘一齊人傅之,眾楚人咻 (xiu) 之,雖日撻而求其齊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莊岳之間數年,雖日撻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
釋義用法 有個楚國大夫希望他的兒子學會齊國話,一個齊國人來教他,許多楚國人卻吵吵嚷嚷,從旁干擾。這樣即便每天鞭打威逼,他也學不會齊國話。后用此典指環境不好,正面教導抵不過反面干擾; 也指眾口紛紜,妄加議論。
用典形式
【齊咻】 宋 ·蘇軾:“且欣集齊咻,未敢笑越吟。”
【眾人咻】 清·黃遵憲:“優孟衣冠笑沐猴,武靈胡服眾人咻。”
【眾楚咻】 清·黃遵憲:“豈圖五丁力,竟招眾楚咻。”
【忘齊語】 宋·陸游:“久已忘齊語,何嘗解越吟。”
【咻已伙】 宋·王令:“奈何眾好殊,未語咻已伙。”
【一齊眾楚咻】 清·黃遵憲:“立志不肯隨沉浮,一齊足敵眾楚咻。”
上一篇:詩詞典故《一丘之貉》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詩詞典故《一口吸西江》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