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蒙恬列傳第二十八·太史公》鑒賞
吾適北邊[1],自直道歸,行觀蒙恬所為秦筑長城亭障,塹山堙谷,通直道,固輕百姓力矣[2]。夫秦之初滅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傷者未瘳[3],而恬為名將,不以此時強諫,振百姓之急[4],養老存孤,務修眾庶之和[5],而阿意興功[6],此其兄弟遇誅,不亦宜乎! 何乃罪地脈哉[7]?
【段意】 司馬遷談兩點看法:一、認為蒙恬挖山填谷筑長城通直道,過分耗費百姓人力財力。二、認為秦滅諸侯后,戰爭創傷未愈,蒙恬沒有竭力勸諫帝王,讓百姓休養生息,使國家和平安定,卻迎合帝王大興土功。因此,蒙氏兄弟遭遇殺身之禍是該當的。
注釋
[1]適:至,到。 [2]固輕百姓力:的確以百姓力為輕。指輕易耗費民力。 [3]痍(yí)傷者未瘳(chou):言戰爭創傷未愈。痍:創傷。瘳:痊愈。[4]振:通“賑”,救濟。[5]務修眾庶之和:盡力維護百姓的安定和平。務:致力于,力求。修:搞好。眾庶:許多人,指百姓。和:和平,舒適,諧和。[6]阿(e)意興功:言迎合秦始皇心意大興土功。阿,曲從,迎合。興,興辦,建立。功,工程,土功。[7]罪地脈:以斷地脈為罪過。
上一篇:《史記·酷吏列傳第六十二·孔子》鑒賞
下一篇:《史記·韓信盧綰列傳第三十三·沛公立為漢王[1],韓信從入漢中[2],乃說漢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