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與共伐趙,欲敗從約。》鑒賞
齊、魏伐趙,趙王讓蘇秦。蘇秦恐,請使燕,必報齊[1]。蘇秦去趙而從約皆解。
秦惠王以其女為燕太子婦。是歲,文侯卒,太子立,是為燕易王。易王初立,齊宣王在因燕喪伐燕,取十城。易王謂蘇秦曰:“往日先生至燕,而先王資先生見趙,遂約六國從。今齊先伐趙,次至燕,以先生之故為天下笑,先生能為燕得侵地乎?”蘇秦大慚,曰:“請為王取之。”
蘇秦見齊王,再拜,俯而慶,仰而吊[2]。齊王曰:“是何慶吊相隨之速也?”蘇秦曰:“臣聞饑人所以饑而不食烏喙者[3],為其愈充腹而與餓死同患也。今燕雖弱小,即秦王之少婿也。大王利其十城而長與強秦為仇[4]。今使弱燕為雁行而強秦蔽其后[5],以招天下之精兵,是食烏喙之類也。”齊王愀然變色曰:“然則奈何?”蘇秦曰:“臣聞古之善制事者,轉禍為福,因敗為功。大王誠能聽臣計,即歸燕之十城。燕無故而得十城,必喜;秦王知以己之故而歸燕之十城,亦必喜。此所謂棄仇讎而得石交者也[6]。夫燕、秦俱事齊,則大王號令天下,莫敢不聽。是王以虛辭附秦[7],以十城取天下[8],此霸王之業也。”王曰:“善。”于是乃歸燕之十城。
【段意】 寫合縱的失敗以及約散后最初的形勢:齊魏伐趙,齊又伐燕,蘇秦為此不得不為之周旋,巧妙地勸齊退還燕之十城。
注釋
[1]必報齊:保證報復齊國。[2]俯而慶二句:俯下身子時表示稱賀,抬起身子時又表示哀悼。[3]烏喙:又稱烏頭、烏啄,毒藥。[4]長:長期。[5]雁行:像大雁飛時前后有序而行。意謂使燕國打頭陣,其它各國就會相繼而來。[6]石交:堅厚的外交。[7]虛辭附秦:表面上附從秦國。[8]以十城取天下:以退出十城的代價來取得天下。
上一篇:《史記·蘇秦列傳第九·于是六國從合而并力焉.》鑒賞
下一篇:《史記·蘇秦列傳第九·人有毀蘇秦者》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