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技藝·園林造景手法
造景手法是中國園林藝術的主要表現手法,比較傳統的造景手法有借景、對景、點景、隔景、框景、夾景、障景和添景等等。借景是把園林周圍視線所及的自然風景都組織到園林風景中來。因而可以通過建筑樓臺高閣或在高處設亭,遠借園外之景,有時可以通過院墻、漏窗借園外近景,還可以與時令相結合,朝借旭日、夕借云霞、春借桃柳、冬借冰雪。借景可以擴大園林空間,增加園林景色的變化。對景是在視線上形成對應關系的景物。在園林中通常采取自然對景,是在主要路線的空間轉折處,彎道路口,有意識地布置兩個景點,相互烘托,如在廳堂樓閣等主要觀賞點前布置山石、花木、亭榭。自然式的對景往往不是正面相對,而是有一定角度,顯得極其自然。點景是以景色命名、題詠的方式對園林內各景觀進行概括,其中景色的命名常以三、四字為宜,并采用對聯、匾額、石碑、石刻等形式表現,點綴亭榭,裝飾墻面。點景不僅點出景物特色,而且常常使人因景聯想,充滿詩情畫意。隔景是造成園景的曲折變化,有實隔、虛隔二種。實隔是用建筑、院墻或自然山石隔離出一個寧靜的環境,而虛隔則是水面、空廊、漏窗、樹木作虛隔,視線仍可通過空間感隔而不斷,是為了減少游人相互干擾的造景手法。框景則是利用門窗、廊柱等組成邊框,將園內的景色框在其中,形成一幅有框的圖畫。夾景則是利用樹木、山巖、建筑物將視線兩側貧乏的景物加以掩蔽,形成封閉狹窄的視覺空間,增加景觀的縱深感。而添景則是為求得園內主景或對景有豐富的層次感,在缺乏近景時,在空缺處添置一些景物或樓、臺、亭、閣等建筑小品,從而使自然之景的缺限得到彌補,構成空間的深度層次和景色構圖的完整。中國園林中的造景手法是在對園林建筑的不斷完善中逐步發展起來的,充分體現了我國園藝工人的聰明智慧。
上一篇:詩詞曲賦文論·唐詩品匯
下一篇:歷代農民起義·國人暴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