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蘇秦說齊歸燕十城》鑒賞
(節(jié)自 《蘇秦列傳》)
秦惠王以其女為燕太子婦。是歲,文侯卒,太子立,是為燕易王。易王初立,齊宣王因燕喪伐燕,取十城。易王謂蘇秦曰①: “往日先生至燕,而先王資先生見趙,遂約六國從。今齊先伐趙,次至燕,以先生之故,為天下笑。先生能為燕得侵地乎?” 蘇秦大慚,曰: “請為王取之。”
蘇秦見齊王,再拜,俯而慶,仰而吊。齊王曰: “是何慶吊相隨之速也?” 蘇秦曰: “臣聞饑人所以饑而不食烏喙者,為其愈充腹而與餓死同患也②。今燕雖弱小,即秦王之少婿也。大王利其十城,而長與強秦為仇,今使弱燕為雁行,而強秦敝其后,以招天下之精兵,是食烏喙之類也。” 齊王愀然變色曰: “然則奈何?” 蘇秦曰: “臣聞古之善制事者,轉(zhuǎn)禍為福,因敗為功。大王誠能聽臣計,即歸燕之十城,燕無故而得十城,必喜。秦王知以己之故,而歸燕之十城,亦必喜。此所謂棄仇讎而得石交者也③。夫燕、秦俱事齊,則大王號令天下,莫敢不聽。是王以虛辭附秦,以十城取天下,此霸王之業(yè)也。” 王曰: “善。” 于是,乃歸燕之十城。
【譯文】 秦惠王將他的女兒嫁給了燕國的太子為妻。就在這年,燕文侯死了,太子即位,這就是燕易王。易王剛即位,齊宣王便趁燕國有喪事而攻打燕國,奪取了燕國的十座城市。燕易王對蘇秦說: “從前,你到燕國來,是我們先王給你費用去趙國,邀約六國合縱拒秦。而今齊國先是攻伐趙國,緊接著來打我燕國,六國相攻,都是因為你的緣故,你要被天下人恥笑了。先生,你能夠為燕國拿回被齊侵占的地方么?” 蘇秦很慚愧,說: “我愿為你取回那些地方。”
蘇秦見了齊王,一連拜了幾拜,低著頭向齊王表示慶賀,又昂起頭向齊王表示哀悼。齊王說: “為什么慶賀與哀悼相隨得這樣快呢?” 蘇秦說: “我聽說饑餓的人之所以不食烏喙的原因,是因為烏喙吃得愈多被毒死得愈快,這與饑餓而死是相同的。而今燕國雖然弱小,但他是秦王的小女婿喲! 你得燕國十座城邑這種利益,然而卻長期與強大的秦國結(jié)下了冤仇; 而今你使弱小的燕國成為秦國之伙伴,強大的秦國是弱燕之后盾,這是你自己招來天下的精兵,這同吃烏喙是相類似的。” 齊王嚇得頓然變了色,說道: “那該怎么辦呢?” 蘇秦說:“我聽說,古代善于干事的人,能夠?qū)⒌溩兂筛#瑢⑹∞D(zhuǎn)變?yōu)槌晒ΑD闳缒苷\心誠意地聽我的計策,就把燕國的十座城邑歸還他。燕國平白無故得了十城,必定很高興; 秦王知道你是為了他的緣故而歸還燕十城,也必然很高興,這就是所謂 ‘拋棄了仇敵而得到了至交’ 的道理呀! 這樣燕國和秦國都服從齊國,那么你要號令天下,沒有敢不聽你的。這就是你用空話使秦國誠服,用十座城得了天下,這就是霸王所干的事業(yè)呀!” 齊王說: “很好!” 于是,便歸還燕國十座城邑。
【鑒賞】 蘇秦,東周洛陽人,戰(zhàn)國時的縱橫家,善游說。本文記述的就是他為燕易王說齊,歸還燕十城之事。
齊國占燕十城,起因是燕文侯卒,燕太子立,為燕易王。齊國趁燕喪伐燕,取十城。燕易王言激蘇秦,指出他推行的 “合縱” 之術(shù) (齊、楚、燕、韓、趙、魏六國聯(lián)合拒秦) 被齊破壞,望他能為燕收回十城。這是文章開篇交代的事件發(fā)生的背景。
接著,文章以大量篇幅記述蘇秦去齊說服齊宣王歸還燕國十城。蘇秦以拜、慶、吊三種方式引起齊宣王的重視,然后陳述其理由: 以饑食有毒之烏喙為例,說明吃得愈多其死必速,與餓死同患。燕國雖弱,但燕易王是強秦的小女婿,強秦是他的堅強后盾,所以燕國好比有毒的烏喙。如今齊國侵占他十座城池,必然和強秦結(jié)下冤仇,促成燕、秦聯(lián)合,招來天下精兵,齊國必危,這如同多食烏喙一樣。蘇秦抓住齊王畏強秦的心理進行攻心,使齊王聽從他的計謀,歸還燕十城。指出: 歸還燕十城后,既可使燕、秦高興,與齊結(jié)交,又可使他們“俱事齊”,從而使齊 “號令天下”,成霸王之業(yè)。可以看出: 蘇秦的游說是以“攻心”結(jié)合利害關(guān)系的陳述,使齊王折服的,顯示了縱橫家的善辯才能。
全文記敘清晰,詳略得當; 前后呼應(yīng),結(jié)構(gòu)完整; 以比喻說理,簡明生動,有說服力。
注釋
①蘇秦: 洛陽人,戰(zhàn)國時的縱橫家,說服六國同盟拒秦,是合縱之長。后來縱約被連橫的張儀所破。②烏喙: 一種有毒植物,也叫 “烏頭”。此植物一年生叫側(cè)子; 二年生叫烏喙; 三年生叫附子; 四年生叫烏頭; 五年生叫天雄。為其愈充腹而與餓死同患也: 指饑餓之人吃烏喙愈多,其毒性發(fā)作愈快而至其速死。這種死與餓死是同樣的。③石交: 意為交誼牢固。
上一篇:《史記·商鞅變法》鑒賞
下一篇:《史記·蘇秦激勵張儀》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