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龍在天》
【本書體例】
柳殘陽著。60萬字。澳門毅力出版社版。
六盤山青龍會寨主勞壯,在槐山盜取稀世珍寶玉王玉后,卻在龍舌溝被七個蒙面之人殺害,身中三十八刀。臨終前,他囑咐其女勞愛要一心為青龍會的發展,萬不可替他報仇。勞愛繼任寨主后,便退掉與宇文山公子的婚事,決心發展壯大青龍會,并尋找兇手,為父報仇。此時,她率領青龍會精兵強將,攻打司馬玄的大雁堡,大戰之后,尸骨成山,終于拿下大雁堡,收羅了司馬玄的金銀糧行,凱旋而歸。勞愛的行動,引起鐵臂猿宇文山、長青幫南宮烈、風家寨主風雷、黃衣社吳雄等人的極度恐慌,擔心有朝一日落得大雁堡的下場。另一方面,勞愛在偶然中遇到了槐山人方敬玉,便托他打聽其父遇害情形。方敬玉從玉匠水連天處得知,七個蒙面人中,有兩個是使大刀的,一個騎著名為“一條鞭”的寶馬,勞愛猜測使大刀的兩人可能是司馬玄和南宮烈,而寶馬的主人便是風雷。司馬玄已死,她便打算攻打長青幫,但明里只稱為了銀財,絕不提報仇之事,長青幫很快被勞愛吃掉。然而最高興的莫過于宇文山,他借勞愛之手消滅了自己兩個競爭對手,表面上義憤填膺,申言為長青幫復仇,卻不愿出面,而慫恿風雷與勞愛約斗,并暗示風雷,置勞愛于死地。風雷便約“渭河老怪”成法、“長髓追云”淡云同往。勞愛只身前往,結果身負重傷。在風雷下毒手之際,方敬玉適時趕到,救了勞愛,繼續尋找殺父仇手。因為風雷矢口否認曾去過槐山。勞愛、方敬玉只得再次去槐山探訪。在途中的一個小酒店,他們打聽到“一條鞭”原屬于一個姓胡的黑大漢。到槐山后正遇水連天被黃衣社吳雄毒打,逼他說出玉王玉后下落。勞、方救下水連天,兩人在水連天的撮合下定下終身,水連天并為勞愛設計一條妙計,引出兇手。勞愛回到六盤山后便將玉王玉后重現于槐山的消息散布,爾后便重回槐山,游行祭寶之時,將玉王玉后搶走,直奔龍舌溝。果然,七個蒙面人又出現了,包圍勞愛。在以為勞愛必死無疑之后,一個個自動揭下面紗,領頭的竟是勞壯當年的結拜兄弟宇文山,還有虎山五煞等,“一條鞭”便是五煞之首胡烈的坐騎。然而,他們竟打錯了算盤,身陷絕境的勞愛在方敬玉、水連天支持下,奮力血戰,終于擊斃七名仇人。勞愛與方敬玉也結成一對美滿姻緣。
《青龍在天》是一個俠盜復仇的故事。這類題材在人物的處理上,要比武林豪杰題材困難得多。因為武林豪杰式的人物,不管作者塑造得是否成功,總的說來能為讀者接受,而俠盜人物,如果不能很好掌握“俠”與“盜”兩者之間的尺度,就很難反映出其兩面性。本書作者柳殘陽先生對勞愛這一人物的塑造應該說是比較成功的。青龍會是武林強人的幫會,寨主勞壯死后,少女勞愛承其衣缽,成為強人之首。強人以打家劫舍為生,故勞愛也不例外,她繼任寨主后,便率眾攻打大雁堡,劫掠堡主的財物,但對堡中小民百姓的財物,卻秋毫無犯。勞愛的行事原則是“黑吃黑”,以自己的實力、以生命為代價,換取錢財,而這些財物必須是不義之財。她的終極目的是錢財,不是殺人,如果對手失去抵抗能力,自愿獻出財物,便不濫殺。她明火執仗、正面下刀,從不用陰謀詭計。故而勞愛雖是“盜”,也可稱得上“俠”。另外,她雖兇狠毒辣,卻不乏人性;雖強取豪奪,又廣施博舍;而且聰慧伶俐、溫柔多情,惹人喜愛。
小說中的另一個人物伍大海,人稱“五爪神偷”,是個偷竊高手,在世俗世界,偷與劫,道義上都是丑惡的,然而這兩個概念在江湖世界,卻有很大區別,劫比偷要光彩許多,劫是明火執仗,偷是暗不見人。江湖世界推崇明來明去,正面較量,對暗中行事,極為厭惡。然而,伍大海最終卻得到了人們的尊重,因為他能做到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拿人錢財,與人消災。在貝老九取他性命的時候,仍絕口不提受勞愛指使。這里,伍大海遵從了武林世界最基本的準則——“信義”二字,堪稱“義偷”。
而小說中的宇文山,正因背信棄義,故而遭人唾棄。他是勞壯的結拜兄弟,卻暗中將師兄殺害;他渴望獨霸地盤,自己不去正面較量,卻要借坐收漁利;他要除去勞愛,卻挑撥風雷出面,借刀殺人。將伍大海與宇文山相比較,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俠盜與真正黑道的區別,主要不在于手段,而在乎其心。雞鳴狗盜之徒,未必皆懷小人之心;煌煌盟主,卻多蓄歹毒奸詐之計。江湖險惡,已可概見,而本書構思之奇,亦窺一斑。
上一篇:《青銅女俠》武俠小說鑒賞
下一篇:《風云第一刀》武俠小說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