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孔子世家第十七·孔子遂至陳,主于司城貞子家。》鑒賞
歲馀,吳王夫差伐陳,取三邑而去。趙鞅伐朝歌[1]。楚圍蔡,蔡遷于吳。吳敗越王勾踐會稽。
有隼集于陳廷而死[2],楛矢貫之,石砮,矢長尺有咫[3]。陳湣公使使問仲尼。仲尼曰:“隼來遠矣,此肅慎之矢也[4]。昔武王克商,通道九夷百蠻[5],使各以其方賄來貢,使無忘職業。于是肅慎貢楛矢石砮,長尺有咫。先王欲昭其令德,以肅慎矢分大姬[6],配虞胡公而封諸陳。分同姓以珍玉[7],展親[8];分異姓以遠方職[9],使無忘服[10]。故分陳以肅慎矢?!痹嚽笾矢?,果得之。
孔子居陳三歲,會晉楚爭強,更伐陳,及吳侵陳,陳常被寇。孔子曰:“歸與歸與! 吾黨之小子狂簡,進取不忘其初[11]?!庇谑强鬃尤リ?。
【段意】 孔子到陳國,一住三年。其間陳國屢受相鄰大國進犯。孔子就肅慎人的箭答陳湣公問,可見其博聞。
注釋
[1]趙鞅:晉大夫。朝歌:衛國都。在今河南湛縣。[2]隼(sun):鷹類。[3]這幾句說:隼的身上帶有一支長一尺八寸的箭,箭桿用楛(hu)木制成,箭頭是石制的。砮(nu):箭鏃。咫:八寸。[4]肅慎:古國名,即后之女真族。[5]通道九夷百蠻:和各外族通往來。夷:東方民族。蠻:南方民族。[6]大姬:武王的長女。[7]同姓:指姬姓。[8]展親:重視親誼。[9]異姓:指非姬姓。遠方職:遠方貢物。[10]使無忘服:使他們不要忘記服從周王朝。[11]這幾句的意思是:家鄉的青年都是可造之才,有進取心,沒有忘掉初衷。狂簡:志向遠大的情態。
上一篇:《史記·孔子世家第十七·靈公夫人有南子者,使人謂孔子》鑒賞
下一篇:《史記·孔子世家第十七·過蒲,會公叔氏以蒲叛,蒲人止孔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