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韓世家第十五·桓惠王元年,伐燕。》鑒賞
九年,秦拔我陘[1],城汾旁[2]。十年,秦?fù)粑矣谔?sup>[3],我上黨郡守以上黨郡降趙[4]。十四年,秦拔趙上黨,殺馬服子卒四十馀萬于長平[5]。十七年,秦拔我陽城、負(fù)黍[6]。二十二年,秦昭王卒。二十四年,秦拔我城皋、滎陽[7]。二十六年,秦悉拔我上黨。二十九年,秦拔我十三城。三十四年,桓惠王卒,子王安立[8]。
【段意】 寫第十世韓桓惠王時(shí)接連被秦所敗,城將盡而國亡為時(shí)不久矣。主要有:九年,秦拔韓陘地。十四年,秦、趙長平之戰(zhàn),秦愈強(qiáng)。十七年,秦又拔韓兩邑。二十四年,秦又拔韓兩邑。二十六年,秦又拔韓上黨。二十九年,秦拔韓十三城。至三十四年,韓桓惠王卒,其子安立。
注釋
[1]陘(xing):韓地名,在今山西聞喜西北。[2]城汾旁:筑城于汾水旁以駐守。汾,水名,發(fā)源山西寧武,西南流匯入黃河。[3]太行:太行山。[4]上黨:韓地區(qū)名,在今山西東南部。[5]馬服子:即趙括。馬服君趙奢之子。空談其父所傳兵法,實(shí)際不會作戰(zhàn)。趙孝成王中秦反間計(jì),用趙括代廉頗為將,在長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大舉出擊,被秦將白起包圍,趙括被殺。趙軍四十多萬被俘活埋。[6]陽城:韓邑,在今河南登封東南。負(fù)黍:韓邑,在今河南登封西南。[7]城皋:即成皋,韓邑,在今河南滎陽汜水鎮(zhèn)。滎(xing)陽:韓邑,在今河南滎陽東北。[8]王安:韓王安,前238—前230年在位。
上一篇:《史記·韓世家第十五·蘇代又謂秦太后弟羋戎曰[1]:》鑒賞
下一篇:《史記·韓世家第十五·王安五年,秦攻韓,韓急,使韓非使秦[1],秦留非[2],因殺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