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fēng)格類·清和婉麗的宋詞藝術(shù)技巧|風(fēng)格|特點|特征
【依據(jù)】 此詞清和婉麗中而風(fēng)格自佳。(黃蘇 《蓼園詞選》)
【詞例】
阮 郎 歸
初 夏
蘇 軾
綠槐高柳咽新蟬,薰風(fēng)初入絃。碧紗窗下水沉煙。棋聲驚晝眠。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玉盆纖手弄清泉,瓊珠碎卻圓。
【解析】蘇軾以其豪放清曠的嶄新詞風(fēng)奠定了他在詞史上的獨特而崇高的地位,但他也寫些輕柔秀媚的婉約詞。這首《阮郎歸》描寫美人在初夏清靜幽美的環(huán)境里過著閑適自在的生活,表現(xiàn)出一種嫣然的風(fēng)致和“清和婉麗”的風(fēng)格,使我們看到蘇軾詞的另一面特質(zhì)。
沈雄在《古今詞話》 里論此詞曰:“觀者嘆服其八句狀八景,音律一同,殊不散亂,人爭寶之,刻之琬琰,掛于堂室間也。”“八句狀八景”,是很清楚的,而 “殊不散亂”,則似乎不易把握。其實,我們只要明瞭詞人是以 “晝眠”美人的所見所聞、所作所為為線索構(gòu)建全篇,便能恍然大悟。
上片描寫美人 “晝眠”的環(huán)境和被驚醒的情形。首二句是她午睡前所見到的景致,聽到的聲音。院子里高大的槐樹、柳樹一片濃蔭,棲息在樹上的新蟬停止了鳴叫,忽然,遠處隱隱約約傳來了輕柔優(yōu)美的樂曲聲,使人神志清爽。熏風(fēng),源自 《家語》: “舜作五弦之琴,歌 《南風(fēng)》之詩曰:‘南風(fēng)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這里是借指。起兩句寫新蟬聲咽,樂曲聲起,都是為了襯托初夏的中午時分環(huán)境十分寧靜幽雅。“碧紗窗下水沉煙”,寫美人居室內(nèi)的情形。碧紗窗下,精美的小金爐里燎著名貴的水沉香,沁人心脾的香煙在裊裊升漾。那位美人正在屋里午睡。“棋聲驚晝眠”,是說正當她迷迷糊糊時,有琤琤的下棋落子聲傳入屋內(nèi), 把她驚醒了。 別處的棋聲竟能把她吵醒, 至少說明兩點:一、周圍環(huán)境極靜,因此一點棋聲便顯得很嘈雜; 二、晝眠美人乃是位感情細膩、舉止輕穩(wěn)、感覺銳敏的女性,故而極易受驚。
下片寫她醒后所見之景及所為之事。“微雨過”三句,乃目中所見之景。初夏季節(jié),天氣說變就變,晴朗的天空忽然飄過幾片烏云,灑下一陣微雨。微雨過后,院中池塘里的小荷出落得分外精神,在風(fēng)中翩翩翻舞。池塘邊,艷紅的石榴花經(jīng)微雨滋潤,也開得格外茂盛,那綴掛在蒼翠綠葉里的朵朵榴花,猶如一團團燃燒的火焰。面對如此清新嫵麗的可人景象,她那顆天真活潑的童心被激發(fā)了。“玉盆”兩句,即寫她情不自禁,手持玉盆跑到院子里,舀起一汪清泉,將纖纖玉手伸入盆中玩水。濺弄起的顆顆如瓊似玉、晶瑩澄澈的水珠,一會兒碎了,一會兒又復(fù)圓。
以上,我們談了全詞的結(jié)構(gòu)、內(nèi)容,下面論析其“清和婉麗”的詞風(fēng)。清和婉麗,即清新美麗、和諧委婉。此詞著重寫初夏的自然景致,兼及人物活動。就自然景致言,綠槐高柳、新蟬、微雨、小荷、榴花,都是清新美麗的。就人物言,她有一雙纖纖玉手,則其容貌之美麗不問可知; 碧紗窗、水沉香,則其居室之雅麗不問可知。玉盆、清泉、“瓊珠“,當然都是清麗之物。所以,說此詞具“清”、“麗”之特質(zhì)是一點不錯的。再說“和”,首先,是幽美寧靜的環(huán)境和溫柔純潔、天真活潑的晝眠美人是和諧的,這與橫刀躍馬的壯士與遼闊疆場、萬里風(fēng)沙的環(huán)境相和諧是同一道理; 其次,詞中所寫的各色景物是和諧的,都是美麗可愛的纖小之景 (綠槐高柳是作為背景存在);第三,晝眠美人與其所用之物、所玩之水也是和諧的。“纖手”細膩潔凈,“玉盆”光潤無瑕,“清泉”澄澈透明,它們組合成一幅畫面,極其賞心悅目。倘若改“玉盆”為“瓦盆”,則和諧之美凋喪凈盡。據(jù)此,可見此詞確有“和”的特點。最后說“婉”。從表面看,這首詞純是客觀描寫,但無形中也披露出詞人對于美好、安寧生活的向往之情 (事實上,蘇軾確是熱愛生活之人),這是“婉”的一層含義。其次,作者并未正面刻畫晝眠美人的形象,性格特征,甚至沒有點出晝眠者何人、但從“纖手”,可知其是一美麗之女性;從“棋聲驚晝眠”,可知其慧心銳感; 從“弄清泉”,可知其純潔天真。這些,是“婉”的另一層含意。綜合上說,應(yīng)該說黃蓼園拈出“清和婉麗”四字為此詞傳神,誠為有見。
周濟在 《介存齋論詞雜著》 里說:“人賞東坡粗豪,吾賞東坡韶秀。韶秀是東坡佳處,粗豪則病也。”周濟視東坡之豪放詞為“粗豪”,是“病”,未免失之偏頗。但他賞愛東坡的“韶秀”(美好秀麗) 之詞,倒不乏精鑒之眼光。這首 《阮郎歸》,當可歸入“韶秀”詞一類。
上一篇:風(fēng)格類·秾而不俗的宋詞藝術(shù)技巧|風(fēng)格|特點|特征
下一篇:風(fēng)格類·深秀雋雅的宋詞藝術(shù)技巧|風(fēng)格|特點|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