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追亡
【出典】 《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列傳》:“(韓)信數(shù)與蕭何語,何奇之。至南鄭,諸將行道亡者數(shù)十人,信度何等已數(shù)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聞信亡,不及以聞,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來謁上,上且怒且喜,罵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誰何?’曰:‘韓信也。’上復(fù)罵曰: ‘諸將亡者以十?dāng)?shù),公無所追;追信,詐也。’何曰:‘諸將易得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王必欲長王漢中,無所事信;必欲爭天下,非信無所與計事者。顧王策安所決耳。’”
【釋義】 韓信在劉邦軍中不被重用,便暗自逃離。丞相蕭何知道韓信是個重要的人才,聞信后急速去追趕,終于追回韓信并勸說劉邦拜為大將。后因用為愛惜賢才的典故。
【例句】 追亡事,今不見,但山川滿目淚沾衣。(辛棄疾《木蘭花慢·席上呈張仲固帥興元》1881)這里舉蕭何故事以慨嘆今日賢才不被重用。
上一篇:典故《轉(zhuǎn)燭》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追涼故繞池邊竹》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