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探春理家》解說與賞析
“才自清明志自高”的賈府三小姐探春是有政治風(fēng)度的封建社會補天派,第55、56回所寫探春理家情節(jié)集中表現(xiàn)了她的典型性格。
探春理家,正在榮府經(jīng)濟陷入困境之際。賈府仆婦素昔眼空無人,以為探春是個“未出閨閣的青年小姐,且素日也最平和恬淡”,因此辦事懈怠不說,有機會還試圖刁難。探春剛坐上議事廳,就碰上一件棘手的事情。她的生母趙姨娘的兄弟趙國基 (即她血統(tǒng)上的舅舅,其實際身份是王夫人的奴才,賈環(huán)的跟班)死了,需要開發(fā)賞銀。圍繞這件小事,開展了一系列的矛盾沖突;而處于沖突中心的探春以其魄力和才干排除了各種力量的干擾,堅持秉“公”辦理,贏得了賈府上下的畏懼與尊重。
首先是吳新登媳婦的有意試探刁難,不查舊例回明請?zhí)酱簰袷┬校垂首鞑恢性~蒙混。探春先請李紈處理。李紈同意賞銀四十兩,與襲人之母喪葬費相等。探春細心,知道賈府舊例:“家里的”(即世代為賈府奴仆者)和“外頭的”(即本人賣入賈府為奴者)待遇不同,襲人是“外頭的”,趙姨娘是“家里的”,不可混同,以免為仆婦嘲諷袒護出身低微的生母。于是她堅持要吳新登媳婦查報舊例,并指出其意圖刁難之私心,令其“滿面通紅”而去。這一回合,探春說話嚴(yán)正,而始終面露笑容,不肯發(fā)威動怒,不失賈府三小姐的尊貴身分。
其次是趙姨娘的眼淚鼻涕,軟纏硬磨。她認(rèn)為探春只給親舅舅二十兩喪葬銀,是給她“沒臉”。探春向她說明舊例,趙姨娘無話可對,要求探春“拉扯”。李紈勸說“怨不得姑娘,他滿心里要拉扯,口里怎么說的出來”,連大嫂子也認(rèn)為三小姐應(yīng)該且愿意“拉扯”奴才;探春豈肯默認(rèn),忙道:“這大嫂子也糊涂了,我拉扯誰?誰家姑娘們拉扯奴才了?”對趙姨娘向她稱趙國基為“你舅舅”,她立即哭著反駁:“誰是我舅舅?我舅舅年下才升了九省檢點,那里又跑出一個舅舅來?”按照封建禮法,王夫人的兄弟王子騰才是她的舅舅,而趙姨娘的兄弟趙國基卻是奴才! 探春此言有封建倫理為后盾,當(dāng)然所向披靡。然而三姑娘對生母如此涼薄,雖有其不得已的苦衷(非如此與生母“劃清界線”即不能受王夫人寵愛,則將如賈環(huán)一般遭到歧視),亦很難為人贊同。李紈如此,賈寶玉也如此,第27回他曾對探春說趙姨娘“他心里自然又有個想頭了”,顯然也認(rèn)為母女的血緣關(guān)系是不能割斷的。而探春卻像對李紈一樣說賈寶玉:“連你也糊涂了!”人人都糊涂,只有三姑娘清楚,因為她身處其地,知道其中利害,她有不得不這樣做的理由。我們寧愿相信這只是她政治風(fēng)度的表現(xiàn),亦即只是她一時的策略,因為她曾對其生母說過:“我但凡是個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業(yè),那時自有我一番道理。偏我是女孩兒家,一句多話我也沒有亂說的。”隱然有命趙姨娘等待并寄望于未來之意??上?a href="http://www.tenkaichikennel.net/shiji/caoxueqin/"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曹雪芹原稿佚去,此點已難詳知。
其三是鳳姐派平兒來“請姑娘裁奪著再添些也使得”,探春斷然拒絕,并進而蠲免了寶玉、賈環(huán)和賈蘭一年學(xué)里公費八兩,不惜拿賈寶玉“作筏子”,甚至不怕當(dāng)面得罪李紈,顯示她將秉公辦理的決心。其間有一細節(jié)描寫很能表現(xiàn)她的個性。探春洗臉時“盤膝坐在矮板榻上,那捧盆的丫鬟走至跟前,便雙膝跪下,高捧沐盆;那兩個小丫鬟,也都在旁屈膝捧著巾帕并靶鏡脂粉之飾。平兒見侍書不在這里,便忙上來與探春挽袖卸鐲,又接過一條大手巾來,將探春面前衣襟掩了。探春方伸手向面盆盥沐”。好大的氣派!我們見過寶玉洗手(第53回)、尤氏洗臉(第75回),他們都不講究,最講究主子身分的,還是三姑娘,因為她是“庶出”,就更需要強調(diào)表明自己是主子,所以也就較其他主子更注重禮節(jié)。
探春在解決這些矛盾沖突的過程中樹立了威信,便以改革派自居,“興利除宿弊”,大刀闊斧地施行改革。探春的改革分兩步,先是節(jié)流,在蠲免爺們學(xué)里費用銀每人八兩而外,又減去姑娘們每位每月二兩脂粉銀;第二步是開源,將大觀園的土地承包到個人,派老誠而知園圃的老仆婦收拾管理,每年上交若干銀兩。薛寶釵比探春有更豐富的社會經(jīng)驗,考慮也更為周到全面,因而她想出了一個“小惠全大體”的法子,對承包者并全體仆婦“使之以權(quán),動之以利”:命承包者不必歸賬,負(fù)責(zé)供給園內(nèi)姑娘丫頭的胭、粉、香、紙并各處清掃工具、禽鳥鹿兔食糧,這樣,賈府每年可以節(jié)余白銀四百兩;此外,承包者再取出部分所得,分給園內(nèi)辦事的其他仆婦。在薛寶釵的襄助下,探春“興利除宿弊”的改革新政得到了李紈、鳳姐的贊同,園內(nèi)仆婦也歡聲鼎沸表示接受支持,她的改革全面成功已經(jīng)在望。
在探春改革新政的描寫中,作者對她的個性特征亦有所刻劃,其方法是圍繞“敏”作文章。探春的個性特點可概括為一個“敏”字,具體表現(xiàn)為:其一,她善于觀察分析。姑娘們的月例與買辦采購供應(yīng)姑娘脂粉的每月二兩系重復(fù)支出,她注意到了。府中買來的脂粉都與買辦供給的一樣,都是不能使的壞貨色,必須派奶媽的兄弟去買方能得到好的,她也注意到了。經(jīng)與平兒、李紈商量,她決定:“錢費兩起,東西又白丟一半”,“不如竟把買辦的每月蠲了為是”。這樣作出的改革當(dāng)然有根有據(jù),無可駁詰。
其二,她處處留心庶務(wù)。賴大家的請客,他人不過吃喝玩樂而已,而探春竟會與賴家姑娘閑談花園的收益。這次談話實乃她在大觀園施行改革新政的契機,相當(dāng)于今人的參觀考察,借鑒他人經(jīng)驗。
其三,她注重實利,輕視儒家學(xué)說,敢于說朱子“虛比浮詞”,引得儒家信徒薛寶釵出而反詰,并教訓(xùn)她一頓。
其四,對“利”即金錢在當(dāng)時社會人際關(guān)系中的作用,她看得很透。寶釵建議將花草交與焙茗的娘,讓其與鶯兒的娘商量著管理,探春就笑著指出:“只怕他們見利忘義”。大觀園改革妨礙了帳房之利,年終歸帳時帳房必然設(shè)法捉弄承包者以出氣,探春對此形勢看得清楚,故主張將帳歸到里頭,不經(jīng)外頭帳房之手。
其五,處理實際事務(wù)從大處著眼。賴家園子不及大觀園一半,承包所余有二百兩銀子。探春的看法是:“咱們這園子只算比他們的多一半,加一倍算,一年就有四百兩銀子的利息。若此時也出脫生發(fā)銀子,自然小器,不是咱們這樣人家的事?!焙髞砉恢幌虺邪呷∷陌賰摄y子的實物。
賈探春真是既有政治風(fēng)度又有經(jīng)濟管理才能的改革者。如果她生逢盛世,又是男兒,或許會作出一番事業(yè)吧! 只可惜她身為女兒,又生于封建末世,那就只能入于薄命司,且“生于末世運偏消”了。探春的改革雖然只觸及了大觀園內(nèi)的收益問題,卻引起了各方面的矛盾沖突。第57回至第61回所寫的種種風(fēng)波都直接間接地與大觀園的土地承包有關(guān)。隨著鳳姐的復(fù)出探春的改革也無聲無息,不了了之。綜觀中國歷史,封建時代的歷次改革幾乎全部以失敗告終,賈探春大觀園改革的失敗,實乃歷史的必然。
上一篇:《照世杯·掘新坑慳鬼成財主》解說與賞析
下一篇:《紅樓夢·探春遠嫁》解說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