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勒方錡
浪淘沙·闌角杈吳檣
闌角杈吳檣,人對離觴。一川夢雨濕春光。解向玉樓遮望眼,多謝垂楊。后約指新涼,蘭鬢吹香。見時重認別時妝。留取羅襟紅淚點,添繡秋棠。
離情別緒,是詞中常見的題材,名篇佳作歷代多有。這首小令就是其中的一篇新穎可讀之作。
全詞可分將別情景、臨別“后約”和別后心態三個部分。開篇二句寫餞別場面:一邊是吳船待發,檣桅起帆,一邊是各執離尊,依依不舍。此境與柳永《雨霖鈴》“都門帳飲無緒,方留戀處,蘭舟催發”相同。接著由敘事轉為寫景。“夢雨”是說春雨蒙蒙,一片慘淡迷離,猶如一個難以名狀的夢;正是這滿川“夢雨”,沾濕了明媚的春光。這不僅是對分別時氣候景物特點的準確描繪,同時也是“人對離觴”之際的心境的生動寫照。此時此刻,人心中的離愁別恨,不正象這滿川“夢雨”一樣,難以名狀? 由離思帶來的黯然銷魂的情懷,不正象眼前的景物一樣,慘淡失色?情與景會,交融無垠,構成了一個極富象征意義的境界。“解向”二句,寫別后心情。“玉樓”指情侶的居處。一般說,與情人分別后,往往一步三回頭,顧盼不已。秦觀《滿庭芳》“傷情處,高城望斷,燈光已黃昏”,便是這種情態的表現。而這里卻以垂楊擋住視線為幸,化平直為奇曲,將別后的傷懷表現得格外濃烈,格外深長。從詞的內容結構看,這兩句應置下片末來讀。下片寫臨別時的預約。“新涼”指秋天,是“后約”重逢的時間。到那時,能再聞“蘭鬢吹香”,重認目前的妝束,心長而意歡。“留取”二句,與上片第三句遙相對應。“紅淚”謂別時女子之淚,與“夢雨”相應;“繡秋棠”,與“濕春光”適成對比。別時難禁魂銷,但既有“后約”,應“留取”“紅淚”,為重逢之日,“添繡”更美麗的風姿。這里,在臨別之哀中展望重逢之樂,更以再逢之樂反襯離別之哀,起到了“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王夫之《姜齋詩話》)的藝術效果。
上片以寫景為主,景中有情;下片以抒情為主,情中有景。從春天的“夢雨”寫入,收之于秋天的海棠,而融貫全詞的,則是濃厚了傷離情愫。
上一篇:(清)蔣春霖《浪淘沙·云氣壓虛闌》原文賞析
下一篇:(清)樂鈞《浪淘沙·昨夜》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