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探春遠嫁》解說與賞析
《紅樓夢》一百回“悲遠嫁寶玉感離情”,是續(xù)作者為探春這位悲劇英雄安排結(jié)局的一段。當寶玉得知探春遠嫁的消息時,“‘啊呀’的一聲,哭倒在炕上”。到第102回僅僅交代了這樣幾句話“探春將要起身,又來辭寶玉。寶玉自然難割難分。探春倒將綱常大體的話說的寶玉始而低頭不語,后來轉(zhuǎn)悲作喜,似有醒悟之意。”這種描寫完全不符合曹雪芹所塑造的人物的性格,只是勉強敷衍情節(jié)。“于是探春放心辭別眾人,竟上轎登程,水舟陸車而去。”睿智英斷有男兒風的三姑娘沒有眼淚,沒有悲傷,毅然決然邁出了榮國府。到第119回寶玉出走之后,探春回來了,“眾人遠遠接著,見探春出挑得比先前更好了,服采鮮明”。好像金陵十二釵中只有探春的結(jié)果最好,遠嫁只是暫時的挫折,究竟她衣錦還鄉(xiāng)了。其實曹雪芹給探春的一幅圖畫是:“畫著兩個人放風箏,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狀。”題詩曰:“清明涕泣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是的,如果是一身去國,離鄉(xiāng)背井,身居異域,永無歸期,那么遠嫁時已無異于死別! 可惜,我們?nèi)缃褚巡荒芸匆姴苎┣鬯鶎懙膭尤诵钠堑墓P墨了。不少紅學家熱心探佚,認為她可能飄洋過海,到一個海島小國去做了王妃。也有人認為她做了王妃后,又遭大故,然后隨夫遠遁,有如流放一般。當然,悲劇的結(jié)局更符合曹雪芹的原意,后四十回寫探春的歸宿殊為草草,而對惜春的出家卻不厭其煩,連連潑墨。對照前八十回作者的創(chuàng)意,似乎有些出入,這不能不令人感到遺憾!從探春的出生以及她所走過的這一段經(jīng)歷來說,她的腳步并不是輕松的,她有諸多痛苦,悲劇的因素也并不單單指她的結(jié)局。那么作者為什么不給探春一個較好的境遇呢? “文學的真實——是從同類的許多事實中提煉出來的精萃”。(高爾基《致青年作者》)作者無疑會在一切事實中抉擇、綜合,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思考,從而挖掘了生活中的真實規(guī)律,因此,探春的一生不可能是喜劇,只能是悲劇。
在賈府四春中,探春是作者著意刻畫的一個,第3回她一出場就容光照人,“削肩細腰,長挑身材,鴨蛋臉兒,俊眼修眉,顧盼神飛,文彩精華,見之忘俗”,這里特別引人注意的是她的眼睛,那里流露出敏捷的思維變化,不凡的情懷意緒,縝密的理解和領悟,給人的觀感是氣質(zhì)的不俗。她的房間布置,一掃閨閣粉淡脂紅的情味,那獨特的風格無異是主人性格的一種補充和說明,那大理石的大案,那案上的名人法帖及數(shù)十方寶硯,那筆筒內(nèi)插的如樹林般的筆,那一大幅米襄陽“煙雨圖”等等。這間書房非以白粥小菜為食,拱肩縮背之落拓文人所能享用,而必須曠達倜儻如蘇東坡、歐陽修者方能與之相諧調(diào)。這女兒的意趣也十分不俗,她有時攢了幾吊錢,想買的是柳枝兒編的小籃子兒,竹子根兒挖的香盒兒,膠泥垛的風爐子兒,這些玩意兒沒有銅臭之氣,沒有雕琢之痕。柳編小籃兒,它新巧、質(zhì)樸、拙實,充滿返樸歸真的情趣;竹根挖的香盒,令人想到那“蒼然于既寒之后,凜乎無可憐之姿”(蘇轍《墨竹賦》)的品格。清姿瘦節(jié)的竹根挖就,自然會引起女兒們的喜愛,膠泥垛的小風爐,對遠離庖廚的小姐來說,讓她們接近了生活,增添了些想象,請看,這女孩兒是何等的不俗啊! 但她一生下來就注定是不幸的,做了女兒已是不幸,而庶出則更加不幸,卑微的出身給她帶來了天然的缺陷,她的親生母親竟是那為人所不齒的趙姨娘! 她竭力保持著正統(tǒng)貴族小姐的身份,向名份上的母親王夫人靠攏,于是一切顯示著人為的傾斜性,她說:“我只管認得老爺太太兩個人,別人我一概不管。”她的生母趙姨娘提起趙國基是她舅舅時,她迫不及待地否認,她認為趙國基不過是個奴才,而她舅舅王子騰“早升了九省的檢點了”,她氣得臉白氣噎,嗚嗚咽咽地哭起來,這是探春最最碰不得的傷疤。她為了擺脫這一恥辱和不幸,始終做著不懈的努力。鴛鴦抗婚時,王夫人受到賈母的責怪,探春不失時機地向賈母陪笑說:“這事與太太什么相干?老太太想一想:也有大伯子的事,小嬸子如何知道?”她選擇了最簡潔、最發(fā)人猛省的一句話,她救了王夫人,又給賈母找著了臺階。平時對兄弟也有明顯的厚薄,但這一切并不帶有鉆營謀求的色彩,因為她身上也流著貴族的血,那是父親所賜予的。可以說《紅樓夢》里,沒有哪個小姐像探春這樣謹慎地維護自己的小姐身份,加以她的才情學識,使她在賈家小姐中很突出,平兒說:“二奶奶在這些大姑子小姑子里頭,也就只單怕他五分兒。”鳳姐不僅是怕,而且真心贊賞,她說:“好,好,好!好個三姑娘!”能被鳳姐用三個“好”字來稱許的,恐怕也只有探春了。盡管如此,她仍有很多煩難苦衷,她雖有兩個母親,但在哪一個母親那里都沒有得到過母愛。說來可憐,在她遠嫁前夕,趙姨娘竟認為報應來了,十分解氣,她想:“只愿意他像迎丫頭似的,我也稱稱愿。”請看!這哪里還有一點兒親子之情! 因此,探春一向十分艷羨那些小戶人家,天天娘兒們歡天喜地,大家快樂地過日子。她早就敏感地認識到了這一家族中人和人的利害關系。她說: “一個個不像烏眼雞似地?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這正是冰冷的事實,給她無數(shù)的具體感受所得出來的結(jié)論。于是探春更要挺起胸膛來做人,一步一個腳印地辦事。抄檢大觀園時,探春秉燭開門而待,她出于對這一家族命運的真正關切,盡管態(tài)度咄咄逼人,沒有人敢于持以異議,而且誰都忘記不了她給王善保家的那一記耳光,清脆、響亮,打出了凜然正氣,實在痛快淋漓!她對這一家族的必然敗亡看得清清楚楚,她說;“這樣大族人家,若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這可是古人說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必須先從家里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涂地呢!”我們不曾聽見賈府上哪一位頂冠束帶,衣租食稅的爺們,下過這樣哲理性的沉痛的判斷。第57回理家時,被作者奉上“敏”字徽號的探春,不僅頭腦清醒,目光犀利,而且善于審情度勢,又富有殺伐決斷。人人都感覺到她雖然言語安靜,性情和順,但精細處不讓鳳姐,連鳳姐也知道:“他又比我知書識字,更利害一層了。”果然,探春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雖然它只有幾百兩銀子的效益,但探春卻是以維護祖宗基業(yè)這一崇高目的為主導思想的,心思細密周全,作風嚴于律己,就是吃飯也是一派肅穆景象,“此時里面惟聞微嗽之聲,不聞碗箸之響”。此情此景和賈府的爺兒們形成強烈對比,那些灌下黃湯,滿嘴胡唚,烏煙瘴氣的場面,和這里有著天壤之別。剛毅英斷有丈夫之風的三小姐和那一堆醉生夢死的男人相比,猶如青松之拔灌木,白玉之映塵沙! 可是在那昏天黑地的封建社會,她的才識好像地下的巖漿在運行,人們根本無法透過那厚厚的土層去發(fā)現(xiàn)它的光和熱。探春曾自怨自艾地說:“偏我是女孩兒家,一句多話也沒我亂說的。”“生于末世運偏消”,那一時代根本沒有給女子以施展才能和抱負的機會。曹雪芹懷著深深的感傷,給這一女兒起了個“探春”的名字,嘆息那芬芳馥郁的春天必將逝去而無可挽回。為此,作者那種抑郁不平之氣難以伸展,他決心給探春一個展才的機會,大觀園的詩社就由她發(fā)起組織,她做了文壇的領袖,那封邀請信寫得文采斐然,靈氣四溢,那幾個流走跌宕的四六句深得駢儷之美,不僅胸襟氣魄壓倒須眉,只那佳趣韻致已令人十分傾倒;更何況信中針對那男尊女卑又提出了莊嚴的抗議,探春說:“孰謂蓮社之雄才,獨許須眉;不教直以東山之雅會,讓余脂粉!”這真可以算是封建時代女子的豪言壯語了! 她的膽識魄力,賈府中沒有一個須眉濁物可以與之相提并論,但這束瑰麗的光芒終于熄滅了。
曹雪芹并沒有給后人留下什么輝煌的悲劇理論,他是用眾多悲劇形象說明了悲劇的本質(zhì)、價值和影響的。“才自清明志自高”的探春,終于走上了“一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的路。
上一篇:《紅樓夢·探春理家》解說與賞析
下一篇:《醒世姻緣傳·晁思孝臨難謀掛冠》解說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