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初新志《圓圓傳》原文|注釋|賞析|譯文
圓圓,陳姓,玉峰歌妓也,[1]聲甲天下之聲,色甲天下之色。崇禎癸未歲,[2]總兵吳三桂慕其名,赍千金往聘之,已先為田畹所得。時圓圓以不得事吳怏怏也,而吳更甚。田畹者,懷宗妃之父也,[3]年耄矣。圓圓度《流水高山》之曲以歌之,畹每擊節(jié),不知其悼知音之希也。甲申春,流氛大熾,[4]懷宗宵旰憂之,[5]廢寢食。妃謀所以解帝憂者于父,畹進圓圓。圓圓掃眉而入,[6]冀邀一顧,帝穆然也。旋命之歸畹第。時闖師將迫畿輔矣,[7]帝急召三桂對平臺,錫蟒玉,[8]賜上方,托重寄,命守山海關(guān)。三桂亦慷慨受命,以忠貞自許也。而寇深矣!長安富貴家胥皇皇。[9]畹憂甚,語圓圓。圓圓曰:“當(dāng)世亂而公無所依,禍必至,曷不締交于吳將軍,庶緩急有籍乎?”畹曰:“斯何時,吾欲與之繾綣,[10]不暇也。”圓圓曰:“吳慕公家歌舞有時矣,公鑒于石尉,[11]不借人看,設(shè)玉石焚時,能堅閉金谷耶?盍以此請,當(dāng)必來,無卻顧。”畹然之,遂躬迓吳觀家樂。吳欲之而故卻也,強而可。至則戎服臨宴,儼然有不可犯之色。畹陳列益盛,禮益恭。酒甫行,吳即欲去。畹屢易席,至邃室,出群姬調(diào)絲竹,皆殊秀。一淡妝者,統(tǒng)諸美而先眾音,情艷意嬌。三桂不覺其神移心蕩也,遽命解戎服,易輕裘,顧謂畹曰:“此非所謂圓圓耶?洵足傾人城矣!公寧勿畏而擁此耶?”畹不知所答,命圓圓行酒。圓圓至席,吳語曰:“卿樂甚?”圓圓小語曰:“紅拂尚不樂越公,[12]矧不迨越公者耶? [13]”吳頷之。酣飲間,警報踵至,吳似不欲行者,而不得不行。畹前席曰:“設(shè)寇至,將奈何?”吳遽曰:“能以圓圓見贈,吾當(dāng)保公家,先于保國也。”畹勉許之。吳即命圓圓拜辭畹,擇細(xì)馬馱之去。畹爽然,無如何也。
帝促三桂出關(guān),三桂父督理御營名驤者,恐帝聞其子載圓圓事,留府第,勿令往。三桂去,而闖賊旋拔城矣。懷宗死社稷。李自成據(jù)宮掖,宮人死者半,逸者半。自成詢內(nèi)監(jiān)曰:“上苑三千,何無一國色耶?”內(nèi)監(jiān)曰:“先帝屏聲色,鮮佳麗。有一圓圓者,絕世所希;田畹進帝,而帝卻之。今聞畹贈三桂,三桂留之其父吳驤第中矣。”是時驤方降闖,闖即向驤索圓圓,且籍其家,而命其作書以招子也。驤俱從命,進圓圓。自成驚且喜,遽命歌。奏吳歈,自成蹙額曰:“何貌甚佳而音殊不可耐也!”即命群姬唱西調(diào),操阮、箏、琥珀,己拍掌以和之,繁音激楚,熱耳酸心。顧圓圓曰:“此樂何如?”圓圓曰:“此曲只應(yīng)天上有,[14]非南鄙之人所能及也!”自成甚嬖之,隨遣使以銀四萬兩犒三桂軍。三桂得父書,欣然受命矣,而一偵者至,詢之曰:“我家無恙耶?”曰:“為闖籍矣!”曰:“吾至當(dāng)自還也。”又一偵者至,曰:“吾父無恙耶?”曰:“為闖拘縶矣!”曰:“吾至當(dāng)即釋也。”又一偵者至,曰:“陳夫人無恙耶?”曰:“為闖得之矣!”三桂拔劍砍案曰:“果有是,吾從若耶?”因作書答父,略曰:“兒以父蔭,待罪戎行,[15]以為李賊猖狂,不久即當(dāng)撲滅。不意我國無人,望風(fēng)而靡。側(cè)聞圣主晏駕,[16]不勝眥裂!猶意吾父奮椎一擊,誓不俱生,不則刎頸以殉國難。何乃隱忍偷生,訓(xùn)以非義?既無孝寬御寇之才,復(fù)愧平原罵賊之勇。父既不能為忠臣,兒安能為孝子乎?兒與父決,不早圖賊,雖置父鼎俎旁以誘三桂,[17]不顧也。”隨效秦庭之泣,[18]乞王師以剿巨寇,先敗之于一片石。[19]自成怒,戮吳驤并其家人三十余口。欲殺圓圓,圓圓曰:“聞吳將軍卷甲來歸矣,徒以妾故,又復(fù)興兵。殺妾何足惜,恐其為王死敵不利也!”自成欲挈圓圓去。圓圓曰:“妾既事大王矣,豈不欲從大王行?恐吳將軍以妾故而窮追不已也。王圖之,度能敵,妾即褰裳跨征騎。”自成乃凝思。圓圓曰:“妾為大王計,宜留
緩敵,當(dāng)說彼不追,以報王之恩遇也。”自成然之,于是棄圓圓,載輜重,狼狽西行。是時也,闖膽已落,一鼓可滅。三桂復(fù)京,急覓圓圓。既得,相與抱持,喜泣交集,不待圓圓為闖致說,自以為法戒追窮,聽其縱逸而不復(fù)問矣。
旋受王封,建蘇臺、營郿鄔于滇南,而時命圓圓歌。圓圓每歌《大風(fēng)》之章以媚之。[20]吳酒酣,恒拔劍起舞,作發(fā)揚蹈厲之容,圓圓即捧觴為壽,以為其神武不可一世也。吳益愛之,故專房之寵,數(shù)十年如一日。其蓄異志,作謙恭,陰結(jié)天下士,相傳曰:“多出于同夢之謀。”而世之不知者,以三桂能學(xué)申胥以復(fù)君父大仇,忠孝人也。曷知其乞師之故,蓋在此而不在彼哉!厥后尊榮南面三十余年,又復(fù)浪沸潢池,[21]致勞撻伐,跋扈艷妻,同歸殲滅,何足以償不子不臣之罪也哉!
陸次云曰:語云:“無征不信。[22]”圓圓之說有征乎?曰:有。征諸吳梅村祭酒偉業(yè)之詩矣。[23]梅村效《琵琶》、《長恨》體,[24]作《圓圓曲》以刺三桂曰:“沖冠一怒為紅顏。[25]”蓋實錄也。三桂赍重幣,求去此詩,吳勿許。當(dāng)其盛時,祭酒能顯斥其非,卻其賂遺而不顧,于甲寅之亂,[26]似早有以見其微者。嗚呼!梅村非詩史之董狐也哉![27]
【注釋】 [1]玉峰:在江蘇省嘉定縣。 [2]崇禎癸未:崇禎,明思宗朱由檢年號。癸未,崇禎十六年(1643)。 [3]懷宗妃:即田貴妃,明思宗貴妃,寡言笑,最得思宗寵愛。吳梅村《永和宮詞》詠其遺事。 [4]流氛:指李自成農(nóng)民起義軍的聲勢、消息。 [5]宵旰:“宵衣旰食”的略語。舊時用來稱諛帝王勤于政事。謂天不亮就穿衣起身,天晚了才吃飯。 [6]掃眉:畫眉。 [7]畿輔:指京都周圍附近的地區(qū)。 [8]錫:通“賜”。 [9]長安:代指北京城。 [10]繾綣:用來形容情意深厚,猶言纏綿。《詩·大雅·民勞》:“無縱詭隨,以謹(jǐn)繾綣。” [11]石尉:指石崇。西晉人,字季倫。累官荊州刺史,遷衛(wèi)尉。豪富,以奢靡相尚。在今河南洛陽市東筑園,世稱金谷園。有愛妾名綠珠,趙王倫專權(quán)時,倫黨孫秀曾指名向崇索要,被崇拒絕。孫秀怒,讒于趙王倫,矯詔殺崇,一門皆死。 [12]紅拂尚不樂越公:紅拂,隋朝楊素家妓女,姓張,名出塵。李靖以平民身份來拜訪楊素,楊家姬妾羅列,張出塵手執(zhí)紅拂,十分美麗,情鐘李靖。夜里到李靖投宿處,隨李靖私奔。明代有《紅拂記》傳奇。越公,即楊素。楊在北周武帝時任司城大夫等職。隋文帝滅陳時,他率水軍從三峽東下,因功封越國公。 [13]矧(shen):況且,何況。 [14]此曲只應(yīng)天上有:語出杜甫《贈花卿》詩,原句為:“此曲只應(yīng)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15]待罪:舊時官吏常怕因失職獲罪,因以待罪為供職的謙辭。意謂聽候治罪。 [16]晏駕:古代稱帝王死亡的諱辭。 [17]鼎俎:泛稱割烹的用具,此指對吳驤用刑。[18]秦庭之泣:春秋時吳師陷楚都,楚大夫申包胥赴秦乞師,倚立秦庭,日夜號哭,七日之內(nèi),不進飲食,秦哀公深為感動,即出師救楚。事見《左傳·定公四年》。后因謂向他處乞師求救為秦庭之泣。 [19]一片石:地名。在今河北省撫寧縣東。明洪武間在此建一片石關(guān)。 [20]大風(fēng):謂漢高祖劉邦的《大風(fēng)歌》。詩云:“大風(fēng)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nèi)兮歸故鄉(xiāng),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21]潢池:潢,積水。猶積水塘。“弄兵潢池”為造反的諱稱,“浪沸潢池”意與之相近。 [22]無征不信:語出《禮記·中庸》。意謂沒有證驗的事或話不可信。 [23]吳偉業(yè):清初詩人。字駿公,號梅村。明崇禎進士,入清后官國子祭酒。 [24]琵琶、長恨:指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長篇敘事詩《琵琶行》和《長恨歌》。前者寫作者聽一昔日著名歌妓彈奏琵琶,訴說身世,哀嘆淪落;后者描述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 [25]“沖冠”句:吳偉業(yè)的長詩《圓圓曲》,開頭幾句為:“鼎湖當(dāng)日棄人間(崇禎皇帝去世了),破敵收京下玉關(guān)(吳三桂起兵收復(fù)了北京)。痛哭六軍俱縞素(軍隊都帶孝痛哭),沖冠一怒為紅顏(原來發(fā)怒起兵是為了一個女人呵)。” [26]甲寅之亂:甲寅,指康熙十三年,吳三桂擁兵自立,背叛清庭。 [27]董狐:春秋時晉國史官。世襲太史之職,亦稱史狐。撰史秉筆直書,舊時譽為“良史”。
【譯文】 圓圓姓陳,是出身于玉峰的歌妓。她的歌聲壓倒群芳,她的美貌冠絕當(dāng)時。明崇禎十六年,總兵吳三桂仰慕陳圓圓的名聲,送來千兩銀子要娶她,但已先讓田畹得了去。這時陳圓圓因不能侍奉吳三桂而怏怏不樂,吳三桂則因得不到她而更不痛快。田畹,就是田貴妃的父親,已經(jīng)年老了。圓圓譜寫《流水高山》曲歌唱,田畹常在旁邊給她打節(jié)拍,而并不知道圓圓是在悼惜知音的稀少。崇禎十七年春天,農(nóng)民起義氣勢大盛,崇禎皇帝十分憂慮,吃不下睡不好。田貴妃和父親商量怎樣才能緩解皇帝的憂愁。田畹把圓圓獻給了崇禎帝。圓圓化好妝進了宮,希望能得到皇帝的喜歡。而崇禎帝不為所動,不久就讓她回到田畹的府第。這時李闖王的人馬將要攻到京城,崇禎帝急忙在宮中召見吳三桂,賜給他蟒袍玉帶和尚方寶劍,把國家社稷寄托在他身上,讓他駐守山海關(guān)。吳三桂也慷慨接受了皇帝的重托,而且稱許自己是忠于明朝的。而農(nóng)民軍更加臨近了,京城的富貴人家人心惶惶。田畹十分憂恐,把自己的心情告訴了陳圓圓。圓圓說:“在這亂世,您沒有什么可依靠的,必然要遭到災(zāi)禍,為什么不去和吳將軍結(jié)交,到時候也有個借助?”田畹說:“這是什么時候了!就是我要和他結(jié)交,人家也顧不上了。”圓圓說:“吳三桂將軍傾慕您府里的歌舞已很久了,您有鑒于石崇的歷史教訓(xùn),不讓別人看。但假如到了玉石俱焚時,您還能堅閉大門嗎?何不以觀歌舞去請吳將軍,他一定會來,不會推卻的。”田畹認(rèn)為她說的有理,于是親自去請吳三桂來田府觀家樂。吳三桂心里想去卻假裝一再推卻,經(jīng)田畹強拉他才答應(yīng)了。他身著軍服到田府赴宴,神態(tài)儼然不可侵犯。田畹所上酒菜更加豐盛,對吳三桂更加恭敬。酒剛開始喝,吳三桂就要起身告辭。田畹幾次挽留他,接著到內(nèi)室,讓家里的歌姬出來彈唱,她們都很美麗。其中一個淡施粉妝的,統(tǒng)領(lǐng)著這些美人而歌喉尤其出眾,情態(tài)美麗嬌艷。看得吳三桂不覺心蕩神移,馬上命人給自己脫去軍服,換上輕便禮服,問田畹道:“這不就是陳圓圓嗎?真可以傾人城了!你怎么不害怕而擁有她呢?”田畹聽了不知怎么回答,就讓圓圓過來斟酒。圓圓來到酒席邊,吳三桂問:“你很快活么?”圓圓小聲對他說:“紅拂尚且不喜歡越公,何況還不及越公的人呢?”吳三桂點了點頭。正喝酒間,接連來了警報,吳三桂好像不愿意走,而又不得不走。田畹上前問他:“如果賊寇到了,將怎么辦?”吳三桂馬上說:“你能把圓圓給我,我則先保你家,再保國家。”田畹很勉強地同意了。吳三桂就讓圓圓向田畹拜辭,找了匹小馬讓她騎上走了。田畹爽然若失,但又沒有辦法。
崇禎帝催促吳三桂去山海關(guān),吳三桂的父親吳驤在為兒子督理御營,他恐怕崇禎帝知道兒子弄回陳圓圓的事,就讓圓圓留在吳府,沒跟著吳三桂去。吳三桂走后,李自成就攻下了北京城。崇禎帝為社稷而死。李自成占領(lǐng)了皇宮,宮里的人死的和逃走的各占一半。李自成問太監(jiān):“宮女三千,怎么沒有一個很美的?”太監(jiān)說:“先皇帝不近聲色,宮中就少美人。有一個陳圓圓,美貌為世所罕見;田畹把她進獻給皇帝,皇帝沒收。現(xiàn)在聽說又被田畹贈給了吳三桂,吳三桂留她在其父親吳驤的府中了。”這時吳驤已向李自成投降,李自成就向他索要陳圓圓,并沒收了他的家產(chǎn),又命令他寫信招吳三桂來降。吳驤都服從了,獻出了陳圓圓。李自成見到圓圓又驚又喜,于是讓她唱歌。圓圓唱吳語歌,李自成皺著眉頭說:“為什么長得這么美而歌聲卻讓人這樣不耐聽呢!”他就讓歌女們唱陜西調(diào),彈奏阮、箏、琥珀等樂器,他自己也拍著巴掌和著節(jié)奏唱,樂聲粗獷激越,振人心肺。李自成問圓圓:“這樣的音樂怎么樣?”圓圓說:“此曲只應(yīng)天上有,不是南方鄙陋之人所能趕得上的。”李自成非常寵愛她,隨即派使者帶著四萬兩銀子去犒賞吳三桂的部隊。吳三桂收到父親的信,欣然同意了投降的事。這時一個偵探回來了,吳三桂問道:“我家沒事吧?”偵探說:“被李自成沒收了。”吳三桂說:“我去了就會歸還的。”又一個偵探回來,吳三桂問:“我父親沒事吧?”偵探說:“已被李自成拘禁起來。”吳三桂說:“我去了就會釋放的。”又一個偵探回來,吳三桂問:“陳夫人沒有事吧?”偵探答道:“已被李自成得去了。”吳三桂氣得拔劍砍在桌子上說:“真是這樣,我投降他嗎?”于是寫信給父親,大略說的是:“兒蒙父親的蔭庇,在軍中任職,原以為李賊猖狂,不久就會被消滅。不料想我們國家無治國的能人,面對農(nóng)民軍望風(fēng)而逃。聽說皇帝已經(jīng)去世,不勝悲憤。曾想父親能奮椎擊賊,誓不與賊同生世上,不則就自刎以殉國難。為什么卻隱忍偷生,而且教訓(xùn)兒子去做不義的事?兒子怎么能在這種事上聽父訓(xùn)而當(dāng)孝子呢?兒子會與父親斷絕關(guān)系,不盡早殺了賊人,就是賊人把父親置鼎俎旁以誘脅三桂,三桂也不會動心的。”于是吳三桂學(xué)當(dāng)年申包胥秦庭之哭的樣子,向清軍乞求攻打李自成,先與清軍合作在一片石擊敗李自成起義軍。李自成大怒,殺了吳驤及其家人三十余口。又要殺圓圓,圓圓說:“聽說吳將軍要帶著人馬來歸順您了,只是為了我,才又興兵。殺了我沒什么可惜的,恐怕對大王您不利啊!”李自成要帶著圓圓走。圓圓對他說:“我既已經(jīng)侍奉大王您了,豈能不愿意跟著大王走?只恐怕吳將軍為了我而窮追不舍,大王您再考慮,如果能與他對敵,我就提衣跨馬隨您去。”李自成聽了默然思索。圓圓又說:“我為大王著想,最好留下我來緩敵,我當(dāng)勸說吳將軍不追趕,以報答大王的恩德。”李自成同意了,于是放棄了圓圓,載著輜重,向西狼狽而去。這時李自成已膽喪,一鼓作氣可以消滅他。吳三桂回到京城,急切地尋覓圓圓。找到圓圓后,兩人擁抱在一起,悲喜交加。不等圓圓勸說不要追趕李自成,吳三桂自以為兵法上戒追窮寇,就任憑李自成逃走而不去過問了。
吳三桂不久就被清政府封為平西王。他在云南建蘇臺,營筑郿鄔,經(jīng)常讓圓圓為他歌唱。圓圓常常歌唱漢高祖劉邦的《大風(fēng)歌》向吳三桂獻媚。吳三桂喝到酒酣,時時拔劍起舞,神態(tài)意氣昂揚、奮發(fā)有為,圓圓即捧杯為他祝壽,稱贊他神猛英武,不可一世。所以吳三桂更加寵愛她。數(shù)十年如一日只愛她一人。吳三桂對清朝早有異心,他表面上謙恭卑下,暗中卻廣泛結(jié)交天下朋友,相傳說是“多出于同夢謀”。而不知道底細(xì)的人,還以為吳三桂能學(xué)申包胥秦庭之泣以報國君家父之仇,是忠孝兩全的人。哪里知道他求清軍入關(guān)的初衷,大概是為陳圓圓而不是為了國仇家恨的吧?其后他在南方尊榮三十多年,后又興風(fēng)作浪,起兵造反,與嬌艷美妻專橫跋扈,最終同被殲滅,怎么能償還他不子不臣的罪孽呢!
陸次云說:孔子言:“無征不信。”圓圓的命運有證驗嗎?我說有。可以拿吳偉業(yè)的詩來證之。吳偉業(yè)效仿白居易的《琵琶行》、《長恨歌》的形式,創(chuàng)作了《圓圓曲》,其中諷刺吳三桂道:“沖冠一怒為紅顏。”這大概就是對
歷史的真實反映。吳三桂曾出很多錢,請求吳偉業(yè)銷毀這首詩,吳偉業(yè)沒有答應(yīng)。在吳三桂氣勢正盛時,吳偉業(yè)能明白地指出他的不是,推卻其賄賂,不理睬他的請求,吳偉業(yè)好像對康熙十三年的三藩之亂早有察覺似的。嗚呼!吳偉業(yè)不就是以詩寫史的董狐嗎?
【總案】 這是一篇紀(jì)實文學(xué)。依張潮所說,它是據(jù)《圓圓曲》來作傳,但小說充分發(fā)揮了自身敘事自如,無所拘束的優(yōu)勢,它更加詳細(xì)生動地記述了發(fā)生在明末清初之際的重大歷史事件——吳三桂勾結(jié)清兵入關(guān)——中有關(guān)人物活動。以陳圓圓為線索,寫了由于她而攪起的陣陣歷史風(fēng)云,這是作者眼中那段歷史的真實。小說的文筆細(xì)膩,把復(fù)雜的歷史事件、人物關(guān)系敘述得詳略得當(dāng)、層次井然,因之自其問世,即與業(yè)已轟動詩壇的吳梅村之《圓圓曲》交相輝映,一詩一小說,堪稱雙璧。
宮曉衛(wèi)
上一篇:淞濱瑣話《因循島》原文|注釋|賞析|譯文
下一篇:神仙傳《壺公》原文|注釋|賞析|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