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石秀》解說與賞析
石秀是《水滸》中具有生動復(fù)雜性格、最富藝術(shù)光彩的人物形象之一。
石秀,綽號拚命三郎,金陵建康府人,一生執(zhí)意路見不平舍命相救。會使槍棒。曾隨叔父往外鄉(xiāng)販賣羊馬,叔叔半途亡故,消折了本錢,流落在薊州賣柴度日。在長街上,遇見了戴宗、楊林,并與楊雄結(jié)拜做了弟兄。楊雄的丈人潘老公開宰作坊,由他掌管帳目。因?yàn)榘l(fā)現(xiàn)楊雄婆娘潘巧云,與和尚海阇黎裴如海勾搭,告訴了楊雄,卻遭潘巧云反目誣告,便殺了裴如海,大鬧翠屏山,并助著楊雄殺了潘巧云和丫環(huán)迎兒,二人乃與時遷一同奔上梁山。他上山之后,一打祝家莊時他曾假扮樵夫探過莊。盧俊義陷在大名府時,他曾跳過樓劫法場。他在山寨是步軍頭領(lǐng),位居天罡星第三十三座。
石秀,是以燃燒著嫉惡如仇的火焰和置生死于度外的拚命反抗為其主要思想性格特征的。長街打抱不平一事,楊雄亦不失為武藝精通的好漢,然而被困于群小,踢殺羊張保率領(lǐng)了不少破落戶,搶了花紅,圍住了楊雄。他和楊雄原無一面之識,只因看不過許多人欺負(fù)著一個,便把張保劈頭一提,一交跌翻在地,解了楊雄的圍,使他得以脫身。石秀那大智大勇和不怕死的精神,在“跳樓劫法場”中更有驚人的表現(xiàn)。石秀一人到北京打聽盧俊義消息,卻遇到梁中書就要處斬盧俊義的緊急關(guān)頭。面對著這種局面,膽識超人的拚命三郎石秀,做出了破釜沉舟的英雄行動。
雖然因寡不敵眾,石秀的劫法場沒有成功,但如此驚人壯舉、如此英雄行為,卻嚇?biāo)榱藬橙说哪憽1徊逗笫阋廊灰赞彰傻挠⑿坌蜗笠倭⒃跀橙说拿媲埃骸啊獾搅褐袝媲埃醒哼^劫法場的賊來,石秀押在廳下,睜圓怪眼,高聲大罵:‘你這敗壞國家,害百姓的賊!我聽著哥哥將令,早晚便引軍來,打你城子,踏為平地,把你砍做三截,先教老爺來和你們說知。’石秀在廳前千賊萬賊價(jià)罵,廳上眾人都唬呆了。”這氣魄膽略,真不愧“拚命三郎”的稱號,確是充分展現(xiàn)了石秀拚命的性格特征。
石秀思想性格的另一側(cè)面,便是在“拚命”中時時流露出機(jī)敏與精細(xì)。這在“楊雄醉罵潘巧云”里有突出表現(xiàn)。在楊雄家鋪設(shè)壇場做功德之時,那和尚裴如海與潘巧云眉來眼去,“卻不防石秀在布簾里張見”,在與裴如海相見時,石秀以“只好閑管” “拚命三郎”這類綿中藏針的話語,暗示警告之意,和尚走后,“石秀卻在門前低了頭,只顧尋思”,當(dāng)報(bào)曉頭陀直來巷里敲木魚,高聲叫佛的時候,“石秀聽得叫的蹺蹊,便跳將來,去門縫里張時,只見一個人戴頂頭巾從黑影里閃將出來,和頭陀去了,隨后便是迎兒來關(guān)門”。由此,石秀發(fā)現(xiàn)奸情的秘密,反映了石秀的乖覺心細(xì);接著,石秀在酒樓里,把自己所發(fā)現(xiàn)的秘密告訴了楊雄,并面授捉奸計(jì)謀,這突出了石秀的機(jī)智。不料,楊雄酒醉失言,石秀被潘巧云反咬一口。當(dāng)楊雄向潘老公一開口:“宰了的牲口腌了吧,從今日便休要做買賣。”石秀就聞弦歌而知雅意,趕快卷行李走路。以后便智殺了裴如海。為此,楊雄沉不住氣,他反而說楊雄:“如何不知法度?”并替楊雄定下把婦人賺到翠屏山去的妙計(jì),處處見出了楊雄的昏懵,也更見出石秀的精明仔細(xì)。
石秀誘殺、碎割潘巧云,無疑過于狠毒些,但僅此便將狠毒作為石秀的性格特征卻是不合適的。在涂抹“禁欲主義”色彩的《水滸》里,“好色之徒”是被認(rèn)為最可恥、最無出息的,而潘巧云恰恰以此去栽贓石秀,怎能讓石秀這條好漢吞下這口氣?怎能不促使石秀這烈性漢子采取極端報(bào)復(fù)手段?但石秀終究是深明大義的,更不是殘忍成性的,如梁山義軍攻破祝家莊后,他便勸阻宋江清洗村莊,使?jié)M莊村民得以拯救,這便是仁慈的一種表現(xiàn)。還有石秀誘殺潘巧云,固然是為了“洗刷自己”和出口惡氣。但是,也不能不承認(rèn)其中包含著“為朋友楊雄日后不受其害”的因素。他對楊雄說的 “怕哥哥日后中了奸計(jì)”之類的話,并非完全沒有道理。
石秀是一個具有復(fù)雜性格和立體感的形象,這主要得力于圓雕式多側(cè)面對比手法的巧妙運(yùn)用。石秀一出場,就救助楊雄,拳打眾潑皮,初露他作為“拚命三郎”的基本個性特征。同眾潑皮對比,石秀表現(xiàn)出“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英雄氣質(zhì);在伺察和處理潘巧云與海阇黎的奸情中,與楊雄對比,石秀顯示出乖巧和機(jī)敏性格;在祝家莊探路偵察中,與楊林對比,石秀顯得機(jī)智精細(xì); 在如何對待被攻破的祝家莊村坊的問題上,宋江等人主張予以“洗蕩”,而石秀卻說“這鐘離老人仁德之人,指路之力,救濟(jì)大忠,也有此等善心良民在內(nèi),亦不可屈壞了這等好人。”與宋江對比,石秀顯得更加義氣仁慈;在跳樓劫法場中,石秀善于觀動靜,伺機(jī)行事,待到劊子手掣刀要?dú)⒈R俊義的緊急時刻,凌空跳下救走盧俊義。與燕青相比,石秀的膽識和大無畏精神,更放異彩;石秀與盧俊義被捕解到梁中書面前時,盧俊義沒有任何言語表示,而石秀卻“睜圓怪眼,高聲大罵”。與盧俊義對比,突現(xiàn)了石秀痛恨官府,臨死不懼的沖天豪氣。正是借助這種多面對比的映照描繪,石秀思想性格的各個側(cè)面才得到深刻而生動的體現(xiàn)。
上一篇:《觚賸·睞娘》解說與賞析
下一篇:《水滸傳·石秀跳樓》解說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