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貓》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我是貓》,日本近代杰出作家夏目潄石1905年完成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分上、中、下三冊出版。這部批判現實主義的優秀作品,以中學教員苦沙彌家中一只貓為故事的敘述者,刻畫出20世紀初日本那些不滿現實、故作清高知識分子的無聊世態,對各種社會弊端,對見利忘義的市儈、高利貸者等作了辛辣的諷刺。作品的矛盾沖突在苦沙彌等與資本家金田之間展開。鄙視世俗、正直的苦沙彌,經常與寒月等憂時憤世的窮知識分子吟詩作文、高談闊論,藉以填補空虛的精神生活。當金田之妻為女兒婚事到苦沙彌家打聽寒月情況時,被冷落、嘲弄,為此,苦沙彌遭到有錢有勢金田家的迫害。書中描寫金田致富秘決是“精通三缺”,即:缺義理、缺人情、缺廉恥。作品以獨特的詼諧幽默的語言風格和特殊的藝術形式,對資本主義社會虛偽、殘酷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對腐朽的社會制度予以淋漓盡致的揭露。作品以貓的主觀敘述貫穿始終,以貓喝醉酒掉進水缸淹死而結束全篇。
夏目潄石在《我是貓》問世后的第二年,發表了中篇小說《哥兒》,用幽默的筆調,無情地譏諷了日本腐敗的教育制度。而后,又先后發表了《三四郎》、《其后》、《門》探索明治時期日本知識分子生活、思想的三部曲,《行人》、《心》、自傳體小說《道草》及未完成的《明暗》等針砭時弊的現實主義作品。夏目潄石的創作,對日本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發展,有不可磨滅的功績。
上一篇:《性,不只是性愛》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批判與知識的增長》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