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觚賸·睞娘》解說與賞析
傳奇小說,見《觚賸》卷3。本篇寫的是才貌雙絕的少女易睞娘的悲慘遭遇。江南多才女,紅顏嘆命薄。睞娘的悲劇是多種原因造成的。首先是清軍的野蠻殺掠,使人民無家可歸;其次是封建禮法,使睞娘沒有人身自由;三是有壞人從中撥弄,致使睞娘遇人不淑,慘遭凌辱。總之,睞娘這個為天地靈秀所鐘的女子,是被封建階級、封建禮法所吞噬了。《紅樓夢》中有“千紅一哭,萬艷同悲”的話,在那個時代,像睞娘這樣的不幸女子,并不是個別的。本篇對睞娘的描寫是別具一格的。作者先從她的容貌和才情寫起。她“姿體絕麗,未嘗假脂粉,而浮香發(fā)艷,盈盈欲仙。星目流離,遠黛明媚,復(fù)嫣然善睞”,因取名睞娘。她七歲以前,便善記誦,工書畫,喜吟詠,對古名畫尤為熟悉,因小名畫奴。以后,在情節(jié)的發(fā)展中,對這些又一再加以具體的描寫,最后,又概括說:“蓋睞之為人,鳳神散朗,亦珊珊流雅。而幽情如緘;慧心長結(jié),藝能窮巧,而貌若不知; 咳唾生珠玉,而寡于辯給;授管成牘,而揮染必本于性。故寫愉,則墨以歡露;道哀,則字與淚并。蓋孝穆(徐陵)所謂‘妙解文章’者也。”強調(diào)這些,無疑會增加本篇的悲劇分量的。在遭遇亂離時,她只把家中最珍貴的古名畫帶了出來,精明練達,應(yīng)付自如,從不叫苦,具有奇女子的風(fēng)范。在婚變的前前后后,她屢受壞人的欺騙、凌辱,正統(tǒng)人物又以封建禮法來對待她、約束她,這對正統(tǒng)人物來說,也許是理所應(yīng)有的,但對她來說,實為一種無情的迫害。對于這一切,她始終沒有屈服,堅持追求自己美好的生活理想。她的一言一行,都表明了她是一個堅貞純潔的女子。直至垂危待斃,無路可走時,她才以一死解脫了自己。她主動地走向死亡,是一種與罪惡勢力徹底決裂的行為。此外,本篇對于秀外穢中、工于心計的倩娘,下流無恥、有文無行的潘生等人的描寫,也頗能見性格。
本篇文詞秀雅,行文駢散相間,接近于唐代文采派的傳奇小說。像辭賦一樣,本篇善于寫景,善于創(chuàng)造氣氛和意境。如游隔夢園一節(jié),有大段的景物描寫,在極幽美的環(huán)境中,卻發(fā)生了十分丑惡的事情,形成了一種強烈的對比。有的景物描寫是與人物的心態(tài)交融在一起的,如“新霽始涼,金風(fēng)初扇,沼荷零香,庭草凄綠。睞娘孤坐凝目,惘惘有思歸之意”。這里的“涼”、“零”、“凄”等字,都烘托出睞娘此時此刻的心境。
本篇在譴詞造句和細節(jié)描寫方面,與《鶯鶯傳》、《小青傳》等有某些相似之處。與《小青傳》一樣,這里也有焚稿、嘔粒的細節(jié)描寫,至于用書信抒情,是這三篇作品都有的,而且也都寫得相當精彩。本篇“綠香帳里,豈有冷翠零膏;紅葉窗前,莫問韶顏稚齒”,與《芙蓉誄》中“自為紅綃帳里,公子情深;始信黃土隴中,女兒命薄”,也有些相似。這種情況,也許是互相借鑒,也許是文心偶同。不管怎樣,反正都是寫紅顏薄命的,既可以作歷史的比較研究,也可以作文心的比較研究。
清代女詩人管筠在路過松陵鎮(zhèn)時,曾寫有長篇敘事詩《睞娘詞》(見《小鷗波館詩鈔》)。其中有“紫紈無托感婆娑,劈恨成絲喚奈何”等句,可見此篇之為當時人所矚目。
上一篇:《西游記·真假猴王》解說與賞析
下一篇:《水滸傳·石秀》解說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