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夢全傳
清代白話長篇世情小說。又名《醒夢錄》。十六回。題“瀟湘仙史張士登著,羅浮僑客何芳苡評”。張士登,號瀟湘仙史,清乾隆、嘉慶年間在世,生平不詳。成書于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
現(xiàn)存主要版本有清道光十五年(1835)新鐫本,藏上海師范大學(xué)圖書館;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刊本,藏上海辭書出版社;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上海石印本。1985年臺灣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說叢刊”、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影印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刊本。
官宦子弟章夢瑤,自幼聰明異常,能文善對。因父母相繼亡故,家道中落,被大田縣丞過全忠招贅入府,許以二小姐素芳,因二人年幼,暫未完婚。夢瑤入居過府,從師攻讀。鄉(xiāng)紳藍(lán)廷看中過全忠長女瑞芳,上門求親不成,惱羞成怒,誣陷過全忠。全忠遭讒被參,拘押省城候?qū)彙_^夫人要攜女兒入省城探視,藍(lán)廷圖謀中途劫奪瑞芳。誰知夢瑤自扮瑞芳而行,藍(lán)廷中計(jì),幾被夢瑤打死。后過全忠發(fā)配廣東番禺,臨行下嫁瑞芳。夢瑤相伴全忠登程,行至海陽,結(jié)識吳府小姐素珍,相互傾慕。不久,全忠翁婿來到番禺,將素芳母女接來團(tuán)聚。過夫人久病心煩,誤聽讒言,不喜夢瑤、素芳,讓二人草草完婚另立門戶。夢瑤時(shí)運(yùn)不濟(jì),應(yīng)試未中,又逢素芳產(chǎn)子,家境艱難,遂率家人張乃恭、張鎮(zhèn)洪投軍剿賊,屢施奇計(jì),沖鋒陷陣,大獲全勝。然而班師之日,主帥丁憂交印,三人有功無酬。
夢瑤久居異鄉(xiāng),思?xì)w故里。時(shí)過全忠夫婦都已去世。他將妻兒托付好友,只身返回故鄉(xiāng),途中巧遇瑞芳。瑞芳因夫婿遠(yuǎn)在他鄉(xiāng),常被族人欺壓,想去紹興投親,請夢瑤護(hù)送。夢瑤不顧族中惡徒阻攔,怒打潑皮惡太歲,親送瑞芳至紹興。杭州章氏族人,見夢瑤貧困潦倒歸來,避門不納。夢瑤幸遇故友梁公子,應(yīng)邀暫居梁府。時(shí)有鄉(xiāng)人去廣東,夢瑤托人捎銀兩書信給素芳。鄉(xiāng)人見利忘義,暗將銀兩吞沒。一日,夢瑤泛舟西湖,與吳素珍不期而遇。素珍久戀夢瑤,以身相許,夢瑤婉言相拒。然而,素珍一片癡情,又加梁公子從中作伐,二人終結(jié)良緣。婚后,夫唱婦隨,恩愛異常。不料好景不長,素珍染病而亡。夢瑤悲痛欲絕,染病不起,多虧素珍表妹湘云細(xì)心照看,梁公子百般勸解,方才忍悲止慟,大病漸愈。不久,夢瑤接到素芳書信,知道妻兒在粵度日艱難,便辭別湘云離杭返粵。
??馨低ò材献鱽y。程制軍統(tǒng)兵征剿,聞知夢瑤文武全才,幾番相請。夢瑤引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刊本《三分夢全傳》目錄書影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刊本《三分夢全傳》正文書影
張乃恭、張鎮(zhèn)洪從軍相助,所向披靡,追擊??苓M(jìn)入安南境內(nèi),連破番將槍炮、妖術(shù)、象陣。 兵臨城下,安南君臣懼而欲降。 不料程制軍突然病卒,新帥貪功,夢瑤三人不為所用,于是離伍回鄉(xiāng)。 安南君臣聞?wù)f,出城襲營,官軍大敗。夢瑤歸粵,攜全家返杭。 素芳與湘云初會(huì),意投情合,自思體弱多病,勸夢瑤納為小妾,后湘云也生一子。 一日,夢瑤賞花獨(dú)酌,不覺微醉。 忽然有使臣來見,說安南進(jìn)犯暹羅諸國,各國番王共請夢瑤出山抗敵。 夢瑤隨使臣來到佳夢關(guān),被拜為帥,奉如武侯。夢瑤羽扇綸巾,兵發(fā)安南,首克酒泉郡,次奪銷魂橋,戰(zhàn)銅山寨,攻紫氣關(guān),連破酒、色、財(cái)、氣四關(guān)。又大破熏心陣(即鴉片陣),槍挑麗春公主,直逼安南都城下,迫使安南君臣出城投降。他班師回歸時(shí),眾番王各以稀世珍寶相贈(zèng)。 夢瑤僅受一古琴,余皆不取。眾人送至佳夢關(guān),夢瑤舉手作別,誤觸琴弦,鏗爾一聲,開眼所見,春光明媚,杯酒猶溫,方知是南柯一夢。 夢瑤飲茶一盞,頓覺心地光明,胸次超然。 自此他懶于塵事,安于天命,最后隱居山林,不知所終。
上一篇:《麟兒報(bào)》介紹|賞析
下一篇:《三異筆談》介紹|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