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異筆談
民國上海進(jìn)步書局“筆記小說大觀”石印本《三異筆談》扉頁書影
民國上海進(jìn)步書局“筆記小說大觀”石印本《三異筆談》正文書影
清代文言短篇志怪小說集。四卷。題“云間許仲元小歐甫著”。許仲元(1755—1827年以后),字少歐,云間(今上海松江)人。成書于清道光七年(1827)。
現(xiàn)存主要版本有清光緒“申報館叢書”本;民國上海進(jìn)步書局“筆記小說大觀”石印本;民國上海中華圖書館石印本;1936年上海大達(dá)圖書局鉛印本。1992年上海文藝出版社“中國筆記小說文庫”《清說七種》影印上海大達(dá)圖書局鉛印本,1995年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筆記小說大觀》影印上海進(jìn)步書局石印本,1996年重慶出版社排印上海進(jìn)步書局石印本。
《三異筆談》記述幕府官場軼事舊聞較多,在小說家類應(yīng)入雜事之屬。志怪成分很少,更不具備完整的傳奇體作品,光緒《婁縣續(xù)志》將其歸入集部,非無因也。但從作者以《閱微草堂筆記》及諸說部為范本的態(tài)度,可見此書究竟是小說。只因作者忠實地記載生平聞見,很少想象和描述,今日看來,文學(xué)性較為淡薄而已。許仲元行文處處仿效紀(jì)曉嵐,但敘事無紀(jì)之純熟,且一條喜牽涉多事,往往纏夾不清,議論雖較少,卻多落俗套。
由于作者長期擔(dān)任底層官吏,有關(guān)官場及訟師、幕僚的腐敗,記載甚多,也很真切。
胡道人
道人不見嗜奔走、內(nèi)行不修的汪員外,當(dāng)汪附庸風(fēng)雅硬要見他時,道人說:“你就是汪啟淑呀,見我干什么?你那天在那兒做那種事,還有臉來見我嗎?”一連舉了好幾件,都是些自以為做了別人不知道的丑事。汪冷汗淋漓,羞愧得抬不起頭來。這樣的事還有不少,有人說道人本來是西山上的老狐貍,作者的朋友秋泉說:“也許是的。”
沈轉(zhuǎn)運
沈樹聲工于制藝,考試常得第一。但性格落拓,好狎邪游。鄉(xiāng)會連捷后,卻莫名
其妙遭黜。窮困數(shù)年,方到江西做一個小縣令。時值中秋,親友開玩笑說:“這兒有個妓女不錯,去看看吧。”因隨從人多,沈到妓院引起騷動,許多人用外地的方言吵吵鬧鬧,發(fā)生沖突。官方費力平定之后,意外發(fā)現(xiàn)抓住的是鄰縣的一伙大盜。一直不得意的沈從此青云直上。
吳婢念舊
汪母將死,囑兒子善遣婉順的婢女吳氏。女父母時皆亡故,兩兄無賴,將其錢騙盡后,賣之遠(yuǎn)所,音信斷絕。多年后,汪家一老仆有急事渡海,遇盜,被關(guān)在一條小船上。正愁時,忽聽人問:“那位是汪家的大伯嗎?”仆見是吳婢,急呼救命。吳命人解縛,說自己被賣至此的經(jīng)過,并說賊頭蔡謙對自己不錯,只是多行不義,勸也沒用,只有和他們同歸于盡了。然后對賊頭說:“這是我舊主人的家人,曾得他的好處,他現(xiàn)在又老又窮,希望能夠放過他并送他回去。”后來蔡敗時,以巨炮自沉其舟,或許這個善良的婢女真的與盜賊同歸于盡了。
陳涌金案
慈溪人陳涌金有四子,長子早死,留下孤女阿貓和寡媳大吳氏。次子在杭州開藥店,次媳樂氏,性狡獪,有二子。三子媳小吳氏與大吳氏為姐妹。因長子無嗣,擬以小吳氏之子為后。樂氏不高興,與公公通奸,陷害阿貓母女。吳病,以生鴉片進(jìn),遂死。阿貓疑之,哭泣時罵及家中穢事。樂恨,與涌金合謀,誣阿貓與家奴通,用鐵簽自口貫?zāi)X殺之,乘夜埋于曠野。
袁二如吏才
袁二如事主勤謹(jǐn),忠于職守,數(shù)次幫主人度過難關(guān)。袁由此深獲信賴,并被提拔重用,由縣佐而至道臺。
斗力斗智
兩個少林僧人,自恃武力,喜歡斗狠。一個敗在一警夜的仆人手下,輸在力;一個敗在一公子面前,輸在智。
上一篇:《三分夢全傳》介紹|賞析
下一篇:《世無匹奇?zhèn)鳌方榻B|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