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幽王寵褒姒以致亂。首二章寫時政之弊,三、四章寫禍原由于女寵,五、六章哀賢人之亡,末章希望幽王悔改。
瞻卬昊天,仰望那老天,
則不我惠。(一)就不愛護我。
孔填不寧,(二)很久不安寧,
降此大厲。降下這大禍。
邦靡有定,國家不安定,
士民其瘵。(三)士民都累病。
蟊賊蟊疾,(四)害蟲害莊稼,
靡有夷屆。(五)哪里有休停。
罪罟不收,(六)刑網不收起,
靡有夷瘳。(七)哪里有個清。
人有土田,別人有田地,
女反有之。(八)你反占有它。
人有民人,別人有人民,
女復奪之。(九)你反奪取他。
此宜無罪,這人本沒罪,
女反收之。(十)你反拘留他。
彼宜有罪,那人該有罪,
女復說之。(十一)你反放過他。
哲夫成城,(十二)聰明男子筑起城,
哲婦傾城。(十三)聰明婦人壞了城。
懿厥哲婦,(十四)噫,那個聰明的婦人,
為梟為鴟。(十五)是梟是鴟發怪聲。
婦有長舌,(十六)婦人有個長舌頭,
維厲之階。(十七)是那禍害的根由。
亂匪降自天,禍亂不是從天降,
生自婦人。生自婦人那一方。
匪教匪誨,沒人教、沒人導,
時維婦寺。(十八)只是貼近婦人旁。
鞫人忮忒,(十九)詭計多端迫害人,
譖始竟背。(二十)先毀謗人后來拋棄人。
豈曰不極?(二十一)難道說這還不夠?
伊胡為慝!為啥作惡作不休!
如賈三倍,(二十二)象那商人求利三倍高,
君子是識。官兒們卻把這事來通曉。
婦無公事,(二十三)婦人們不做她的本分,
休其蠶織。蠶桑紡織一起都停頓。
天何以刺?(二十四)老天何以責備你?
何神不富?神靈何以不福你?
舍爾介狄,(二十五)大惡的人你寬恕,
維予胥忌。對我只是來忌妒。
不吊不祥,(二十六)不祥事,不驚惶,
威儀不類。面貌儀表不象樣。
人之云亡,好人呀,不存在,
邦國殄瘁。(二十七)國家自然就敗壞。
天之降罔,(二十八)老天呀,下羅網,
維其優矣!(二十九)真是這樣的寬呀!
人之云亡,好人呀,多死亡,
心之憂矣!心里多么憂傷呀!
天之降罔,老天呀,下羅網,
維其幾矣!(三十)真是這樣的緊呀!
人之云亡,好人呀,多死亡,
心之悲矣!心里多么悲傷呀!
觱沸檻泉,(三十一)檻泉沸騰地涌出來,
維其深矣!真是這樣的深呀!
心之憂矣,我的心里憂傷呀,
寧自今矣!(三十二)何以就從現在呀!
不自我先,不出我之前,
不自我后,不在我以后,
藐藐昊天,(三十三)渺渺茫茫的老天,
無不克鞏。(三十四)不會不鞏固自身。
無忝皇祖,(三十五)不要辱沒你祖宗,
式救爾后。(三十六)還要救救你子孫。
注釋
(一)鄭玄:“惠,愛也。仰視幽王為政,則不愛我下民。”
(二)毛亨:“填,久也。厲,惡也。”
鄭玄:“甚久矣,天下不安,王乃下此大惡,以敗亂之。”
(三)毛亨:“瘵,病。”
(四)孔穎達:“蟊賊者,害禾稼之蟲。蟊疾是害禾稼之狀。”
(五)俞樾:“言為害靡有止也。夷亦語辭。”
鄭玄:“屆,極也。”
(六)朱熹:“罟,網也。”
(七)毛亨:“瘳,愈也。”
(八)馬瑞辰:“按《廣雅·釋詁》:‘有,取也。’有之,猶取之也。”
(九)鄭玄:“復,猶反也。”
(十)毛亨:“收,拘收也。”
(十一)毛亨:“說,赦也。”
陳奐:“說與釋,古字相通。故《傳》訓為赦。”
(十二)毛亨:“哲,知也。”
鄭玄:“哲謂多謀慮也,城,猶國也。”
(十三)朱熹:“哲婦,蓋指褒姒也。傾,覆。”
(十四)鄭玄:“懿,有所傷痛之聲也。”
林義光:“按懿讀為噫。古以懿、抑、噫三字通用。”
(十五)嚴粲:“山陰陸氏曰:《說文》云:梟,不孝鳥也。梟食母,破獍食父。……鴟有二:鳶飛戾天者,鷹類也,亦單名鴟也。惡聲之鳥者,怪鴟也。此配梟言之,謂怪鴟也。”
(十六)朱熹:“長舌,能多言者也。”
(十七)陳奐:“《桑柔》誰生厲階。《傳》云:‘厲,惡也。’義與此同。”
朱熹:“階,梯也。”
(十八)毛亨:“寺,近也。”
鄭玄:“又非有人教王為亂,語王為惡者,是惟近愛婦人,用其言故也。”
陳啟源:“言幽王惟婦人是近也。”
(十九)毛亨:“忮,害也。忒,變也。”
鄭玄:“鞫,窮也。”
嚴粲:“以忮害變化而窮屈人,不可究詰。”
(二十)鄭玄:“竟,猶終也。”
嚴粲:“始則譖毀之,終則棄背之。”
(二十一)嚴粲:“陳氏曰:‘極,至也。’……其為惡豈日不極至乎?何故為慝惡而不已也。”
鄭玄:“慝,惡也。”
(二十二)嚴粲:“商賈有三倍之利者,賤丈夫之所為,而君子反知之。”
姚際恒:“君子,指有位者,卿大夫不當識商賈之行也。”
(二十三)王引之:“今按公事,即功事。(功、公,古字通)休其蠶織,即無功事也。”
(二十四)毛亨:“刺,責。富,福。”
鄭玄:“天何以責王見變異乎?神何以不福王而有災異也?”
馬瑞辰:“《傳》:富,福。瑞辰按富、福古同部通用。《傳》蓋以富為福之假借。”
(二十五)馬瑞辰:“按《說文》:狄之言淫辟也。《廣雅·釋言》:狄,辟也。古或通以為淫辟之稱。介狄謂大狄,猶云元惡也。舍爾介狄,即上章彼宜有罪,女復說之。維予胥忌,即上章此宜有罪,女反收之也。”
朱熹:“胥,相。”
毛亨:“忌,怨也。”
(二十六)嚴粲:“天降不祥以譴責王,而王曾不吊愍,無恐懼之心。故不敬謹其威儀,其威儀不善矣。”
毛亨:“類,善。”
(二十七)王引之:“家大人曰:殄瘁,皆病也。殄瘁之同為病,猶勞瘁之同為病。”
(二十八)陳奐:“罔,古網字。天之降罔,猶言天降罪罟耳。”
(二十九)陳奐:“優讀為瀀。此假借字也。《說文》:‘瀀,澤多也。’引詩既瀀既渥。今《信南山》詩:亦假借作優。”
(三十)毛亨:“幾,危也。”
陳奐:“《釋詁》文,《說文》:‘幾,殆也。’危、殆義相近。”
(三十一)朱熹:“觱沸,泉涌貌。檻泉,泉正出也。”
嚴粲:“檻泉,從下上出。觱沸然其來不竭,喻己之憂未有已也。”
(三十二)陳奐:“寧,猶胡也。言我心之憂,胡不自我之先后,而自今也。”
(三十三)朱熹:“藐藐,高遠貌。”
(三十四)馬瑞辰:“《傳》:‘鞏,固也。’瑞辰按《釋詁》:‘鞏,固也。’鞏固以雙聲為義。古音轉讀鞏如固,故與祖、后為韻。”
(三十五)陳奐:“《釋詁》文,《小宛》《傳》:‘忝,辱也。’皇祖,謂文武也。”
(三十六)鄭玄:“式,用也。后謂子孫也。”
注音
印yang仰填chen塵瘵zhai債蟊mao毛屆jie戒罟gu古瘳chou抽女ru汝說tuo脫鴟chi笞忮zhi志忒te特慝te特賈gu古瘁cui悴觱bi必沸fei費檻jian建藐miao秒鞏gong拱忝tian舔
上一篇:《白華》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碩鼠》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