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外史
1913年上海大成書局石印本《燕山外史》扉頁書影
1913年上海大成書局石印本《燕山外史》正文書影
清代文言長篇才子佳人小說。八卷。題“秀水陳球蘊齋氏著,永嘉若騃子輯注”。陳球,字蘊齋,浙江嘉興人。成書于清嘉慶四年(1799)左右。
現存主要版本有清光緒五年(1879)上海廣益書局石印本;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上海江左書局石印本;掃葉山房石印本,藏上海辭書出版社;1913年上海大成書局石印本,藏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年春風文藝出版社“明末清初小說選刊”排印本。
明朝永樂年間,浙江嘉興城北有一戶李姓人家,戶主做過漆匠又賣餅,晚年喪子,一心向佛,后又生了個女兒,取名愛姑。愛姑聰明美麗,雖然家貧不事修飾,仍然明艷照人。父死,母女無依無靠,賴愛姑刺繡針指糊口。
有書生姓竇名繩祖,字繼芬,祖籍河北,出身仕宦之家,隨父僑居嘉興。母已故世,并無弟兄。從小聰慧,九歲就能答對應酬賓客。生得面如冠玉,人稱衛玠再生。二十歲進了學,訪求名師,離家在書齋讀書。春末某日,出游郊外,逢雨,在一家草屋屋檐下避雨。見少女出門汲水,十分美貌,真似天仙一般。片刻又有老年婦人開門,請他進屋烤烘濕衣,喝茶休息。交談之下,知老婦李姓,守寡多年,與女兒愛姑相依為命,生活十分貧苦。竇生對姑娘一見心醉,私心愛慕,癡癡坐著不肯離去,直挨到夕陽西下,才戀戀不舍地回書齋去?;厝ズ?相思甚苦,就用錢財買動李母之心,求與愛姑相通。老婦貪財同意,愛姑卻堅決不肯茍合。自夏至秋,未能如愿。竇生神魂顛倒,相思刻骨,郁郁而病。同齋書生安慰他,說能效學當年昆侖奴,偷出美人,助他成事。竇生十分相信。當晚眾人用酒灌醉了他,找來一個村中妓女,與他交歡。竇生雖然酒醉,仍發覺來者不是意中人,拒絕了她。但他情有獨鐘,不能忘情,遂每天去李家門口徘徊。李愛姑得知他為自己相思而病,初時尚將信將疑,后來見他在戶外躑躅,憔悴消瘦的樣子,心中十分憐惜,恐怕他為相思而死,如何對得起他一番深情。李母看出女兒心事,就對她不斷慫恿。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姑娘就順著老母之意委身于竇生,芳齡正好十五。
過了一年,時值秋闈,竇生暫別愛姑,進場科考,只想早登金榜迎娶心上人。不料落第而歸,仍住女家,沒有回家去。竇父見考期已過,兒子不歸。四處尋訪,終于知道他和李女之事。派人強押歸家,嚴加管束,不準外出一步。竇生遂與愛姑斷了音訊。竇父昔年經商山東,曾與彭城宦族有過兒女婚約,事到如今,就命兒子去山東入贅。父命難違,竇生被迫去了彭城。
時有金陵豪富,乃是一個鹽商,胸無點墨,年已花甲仍沉溺酒色。聞李女美貌,要用重金來買作小妾。李母家貧,且竇生又一去不返,就一口應允。只恐女兒拒絕,與鹽商串通,偽造書信,只說竇生來迎。愛姑大喜,欣然相隨而去。船到南京,始知受騙,乃大聲號哭,以死相拼。鹽商大驚,惟恐出了人命官司,就放她母女出門。母女身處異鄉,無所適從。有一婦人愿意收留她們,入門才知乃是秦淮河邊娼樓妓館。婦人見愛姑美貌,欲居為奇貨,愛姑因老母歷經周折,已病重難行,只得忍氣吞聲權作棲身之地。不久老母病死,乃毀妝勵志,守身如玉。
竇生在彭城入贅,雖然妻家富貴,但他思念心上人,終日以酒澆愁。乃托辭赴考,整裝南下。途中舟船遇風,阻于金陵。巧逢故友馬遴。馬生年已三旬,善擊劍通相術,為人豪俠。兩人酒后得遇愛姑于青樓。次日風靜,就將愛姑從青樓接出,暫住于馬家,竇生返嘉興下帷苦讀,欲求秋闈一戰而捷。不料老父病故,又服孝三年。期滿擬接彭城之妻與愛姑同居嘉興。岳家來信催贅婿歸彭城,不得已托家事于族兄,整裝北上。途經金陵,又接愛姑共赴彭城。馬遴極力勸阻,竇生只是不聽。到了山東,大妻難容小妾,愛姑又遭折磨,悔之已晚。竇生乃攜愛姑逃離妻家,欲返嘉興生活。當年正是成祖改元之后,連年災荒,酷吏豪紳,逼租逼債,民不聊生,餓殍遍野。山東唐賽兒聚眾造反,一時聚之者甚眾。竇生與愛姑在戰亂中失散,南下又阻于兵火,只得單身仍回妻家。誰知妻家平日里仗勢欺凌鄉里,作惡多端,人們切恨在心。逢此戰亂,竟遭大肆搶掠,家已毀于大火。其妻匿在丐婦群中,始逃得性命。竇生無奈,只得帶了妻子重新南下回到嘉興。家中亦起風波,家產已為族兄嫖賭幾盡,所幸尚留些許薄產,僅可勉強度日。不久,家道益落,其妻厭貧求去,又與配軍私通,丑聞外傳,終于離異。竇生煢煢孑立,吊影凄涼,思念心上人不知生死存亡。
李愛姑當年在途中失散,投入一座尼庵,幸當家老尼憐憫,留在庵中,暫且存身。又得一杭州富孀之助,戰后回到嘉興,與竇生團聚在貧困之中。李愛姑種桑養蠶,織布紡紗,供竇生攻讀經書。又得馬遴之助,秋榜春闈,連二中式,奉旨在刑部供職,以政績顯著,升巡按,就把愛姑接到任上。
竇巡按在盂蘭佛會上邂逅馬遴。馬生殺了貪官,出家為僧,避禍在江湖。故友劫后重逢,相見甚歡。馬遴認為竇生夫婦雖是天緣,總嫌野合,遂由他作媒,重拜花燭。兩個舊情人,重作新夫妻。交拜之日,吏民群集,贊嘆不止。愛姑懷孕,生下一子,雇來奶娘卻是竇生前妻。因再嫁之夫已死,生活無著而出來服役。竇生夫婦不計前嫌,寬容相待。然此婦仍不安本分,又與衙內廝役通奸,并要出首竇生窩藏強盜。陰謀為小婢泄漏,馬遴殺了奸夫淫婦,重又亡命江湖而去。臨行留書講述前因后果,指出仕途之險惡,勸竇生早日抽身,夫妻共修道行,以求修真反本云云。竇生乃辭官返里,又收養馬遴之子,視為己出,長成后,分給一半家產,令他自立門戶。后夫妻得道,雙雙尸解仙去。
上一篇:《燕居筆記》介紹|賞析
下一篇:《牛郎織女傳》介紹|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