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應劭·韓信
東漢軼事小說。應劭撰。原載《風俗通義》卷七《窮通》。李格非等編《文言小說》載錄。作品記敘漢代名將韓信的軼聞趣事。韓信還未發跡的時候,經常到南昌亭長家里吃飯,幾個月后,亭長的妻子以此為患,就在早晨很早吃了飯。韓信在平時吃飯的時間前往,見不給他準備飯食,韓信也知道了他們的意思,就離開了亭長家。韓信在城下面釣魚,有一個洗棉絮的年老婦女看見他饑餓,就給他飯吃,連續幾十天都是這樣。韓信對老婦說,我將來一定重重報答您。老婦聽了大怒道:大丈夫不能自己養活自己,我是可憐你才給你飯吃,哪里還企望你報答呢? 淮陰有一個少年人欺侮韓信,對他說:你雖然長得美好,愛好佩帶長劍,但內心怯懦。不怕死,就刺我一下;怕死,就從我的兩腿之間爬過。韓信用眼睛盯了那少年很久,俯下身子從他腿中間匍匐而過。全街市的人都恥笑韓信,以為他怯懦。后來韓信被封為楚王,賜予原來給他飯吃的老婦一千金,給南昌亭長一百錢,并且說:您是小人,行德沒有到最后。又找來原先欺侮他的那個淮陰少年,讓他做一個中尉,告訴各位將相說:這個人是一個壯士,當他欺侮我的時候,難道不能殺掉他?殺掉他沒有名聲,因此忍耐而達到了現在的地位。作品通過幾件生活瑣事的描寫,表現了韓信的忍讓及大度。小說所寫,選取于《史記·淮陰侯列傳》,情節相同,所不同的,則是在編排上把原先分開的兩段放在了一起。因此,出現在小說中的內容,只限于韓信還是一介百姓時的幾件軼事以及他功成名就后對當時人和事的處理及其態度。這樣的裁剪處置,不僅使內容相對集中連貫,也使文章更富于小說情趣。作者所選取的題材,雖然是瑣碎小事,但最能表現韓信的性格特征。“絕去亭長家”,人窮志不短;饑食漂母飯,重報漂母德;雖受胯下辱,腹中能撐船。這幾件事,十分典型地刻畫了韓信的忍辱負重、有恩必報的性格特征,使故事具有了震撼人心的藝術力量。小說中所選取的事例,后代流傳很廣,一些詩文中亦引用,特別是韓信忍辱胯下的故事,幾乎家喻戶曉。
上一篇:《先秦·韓非·靖郭君將城薛》簡析
下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劉敬叔·項羽神》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