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shī)詞典故·附驥蠅
【出典】 《史記》卷六一《伯夷叔齊列傳》:“伯夷、叔齊雖賢,得夫子而名益彰。顏淵雖篤學(xué),附驥尾而行益顯。”唐·司馬貞《史記索隱》:“蒼蠅附驥尾而致千里,以譬顏回因孔子而名彰也。”
【釋義】 蒼蠅附著在千里馬身上得以遠(yuǎn)行千里。司馬遷用以比喻借助名人得以揚(yáng)名。后人用為典實(shí),常用以表示自謙。
【例句】 ①聊蹇傲,莫升騰,毋為附驥蠅。(楊澤民《醉桃源》[十年依舊破衫青]3011)這里用本典表示自己不愿攀附權(quán)貴而升遷。②記榜下,曩嘗附驥,浪萍還有夤緣。(無(wú)名氏《多麗·壽臨江通判》3757)這里用本典自謙昔日同對(duì)方同榜登科。
上一篇:典故《防秋》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飛芻》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