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錦情林
明萬歷二十六年(1598)雙峰堂余文臺刊本《萬錦情林》扉頁書影
明萬歷二十六年(1598)雙峰堂余文臺刊本《萬錦情林》正文書影
明代文言短篇傳奇小說選集。全稱《蕓窗匯爽萬錦情林》。六卷。題“三臺館山人仰止余象斗纂,書林雙峰堂文臺余氏梓”。余象斗,字仰止,一字文臺,號三臺山人,福建建陽人。成書于明萬歷年間。現僅存明萬歷二十六年(1598)雙峰堂余文臺刊本,藏日本東京大學圖書館。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影印雙峰堂余文臺刊本,1995年春風文藝出版社《中國古代孤本小說》排印本。
明代中葉以來,與當時社會環境相呼應,匯刻傳奇及元明兩代所創作的中篇文言才子佳人小說頻頻問世,蔚為大觀。其中僅萬歷年間,便有《繡谷春容》、《國色天香》、《風流十種》、《燕居筆記》等多種面世。其體例多分兩欄,上欄收唐宋以來傳奇、話本及詩詞曲賦并雜說;下欄收入元明人的中篇文言小說,復有插圖嵌于文中,各書所收,大致相同。
《萬錦情林》下欄所收,為中篇小說《鐘情麗集》(又名《辜生鐘情麗集》)、《白生三妙傳》(又名《白潢源三妙傳》、《花神三妙傳》)、《覓蓮記》(全名《劉生覓蓮記》,又名《劉熙寰覓蓮記》)、《浙湖三奇》(又名《吳生尋芳雅集》)、《情義奇姻》、《天緣奇遇》(又名《祁生天緣奇遇》)、《傳奇雅集》七篇。上述小說,在萬歷年前多以單刻本流行。其上欄收唐宋傳奇、話本《華陽奇遇》、《張于湖記》、《裴航遇仙》、《秀娘游湖》、《東坡三過》、《羞墓亭記》等篇,總計二十八篇。所收除《秀娘游湖》外,均輾轉傳刻。上欄自卷三下半起,迭次收辨、本、疏、書、聯、判、詩、吟、行、詞、歌、賦、曲、題圖文、贊、箴、銘、狀十八類,末附雜類。其中多篇,均取材于唐宋傳奇故事,如《紅綃妓詩》篇,述唐大歷中,崔生承父命問疾于一品勛臣家,邂逅紅綃妓,互生愛慕意,紅綃立三指,又反掌者三,而后指胸前鏡子。崔生歸,百思不得其解,賴昆侖奴磨勒點破,乃于十五月夜至一品府第三院,由磨勒背負,逾十重垣而入第三院,喜會紅綃,復由磨勒負出。勛臣察覺其情,擬圍殺勒而終不能敵。后崔家有人見磨勒買藥于洛陽市中,容顏如舊。《烏衣國婿》篇,述某生居金陵,以航海為業。一日遇風舟破,漂流至一州,遇舊仆,引至宮室見王,王憐其才,以女妻之。女告其此烏衣國。經月余,辭去,王以黑毯橋子由云中送其回家。少息至家,見梁上雙燕呢喃,始悟所止乃燕子國。又有多篇,反映了明代社會的風俗民情并軼事,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秀娘游湖
南宋寶慶年間,太尉裴朗,為人淳善,與夫人高氏,只生一女,年方十五,小字秀娘,生得端莊美貌,性格溫和。三月十六日清明令節,裴太尉與夫人攜秀娘小姐同出臨安涌金門外下船,往玉泉寺燒香,玉泉池邊看金魚。秀娘猛見人叢中有一少年,青春豐采,心中思慕,奈雙親在旁,不能一語,心中怏悒。少年劉澄,乃褚家塘劉員外之子,見秀娘,亦徘徊不舍,遂雇一小船,遠遠隨太尉畫舫而行。裴太尉開懷暢飲,酩酊大醉,就在船上宿了。劉生乃懇告舟人跟太尉大船夜游西湖。裴小姐見小船上坐一少年,正是玉泉池觀魚者,乃口綴一詞,又以手擊欄桿,歌古詩一絕以寄意。劉生大喜,移舟近傍,小姐乃取核桃一枚,以袖中白綾汗巾裹之,問天買卦:若得此生為夫,此當投之于生懷。乃擲之,果入生懷中。生亦取香羅錦帕復投于小姐,小姐急拾之,揣入懷中。太尉命移舟,比天明登岸,劉生悒怏而回。小姐回府,郁郁不樂。時至七夕,取香羅錦帕,作詩一首以解悶懷。詩罷,涕泣哽咽,臥病不起,服藥無效,問佛無靈。太尉因見女兒病癥沉重,與夫人至房中看視,忽見小姐兩日前所寫《西江月》詞,方知端底,遂遣掌事虞候打聽少年書生姓甚名誰,哪里居住,訪得劉澄家織機大戶,可以相對,命官媒前往提親。小姐聽說成了親事,便覺身體清健。二人成了夫妻,共嘆游湖之時,隔船不能一語,今日卻成夫婦,誠人間之好事,夙世之良緣。
鐘情麗集
參見《繡谷春容·辜生鐘情麗集》。
三妙傳錦
參見《繡谷春容·白潢源三妙傳》。
覓蓮記傳
參見《繡谷春容·劉熙寰覓蓮記》。
浙湖三奇傳
參見《繡谷春容·吳生尋芳雅集》。
情義奇姻
昔元時浙江杭州府秀士陶元,字春華,故廣州府同知陶定子,母劉氏。陶生博覽經書,貫通古今,年十九而未娶。陶生姨夫為故北京給事中,妻劉氏止生一女,名群娘,亦年十九,絲蘿未結。一日,陶生奉母命往謁姨家,始睹群娘,梳妝方畢,容貌傾城,雖西子、文君難與并立。一見之下,彼此生情。陶生歸數日,托辭再訪,姨囑群娘陪坐。復一日又訪,陶生欲以言挑之而遭群娘面叱,羞赧而退。歸府后飲食少進,形容漸瘦,醫診傷情所致。姨母聞之,令群娘往視問病,陶生吐衷情,群娘留睡衣一件、金戒指一對,陶生得美意而病疾痊愈。于是前往致謝,終如愿與群娘私之。未幾,陶生赴考,姨母攜群娘移府相陪其母,而于長亭餞別,群娘為作送行詩一律,陶生亦作一律答之。兩不忍別,陶生馬行十步九回頭,群娘停轎目送。后陶生中鄉試第七名,京城會試聯登進士,上表備述前事,乞恩還鄉娶妻養親,元帝御批恩準。于是衣錦還鄉,擇日成親。正是金榜題名,洞房花燭,有情人終成眷屬。
天緣奇遇
參見《繡谷春容·祁生天緣奇遇》。
傳奇雅集
幸時逢,字會卿,江右世家子,性溫茂,美豐容。其叔仲華常語人曰:“此吾家千里駒也。”幸生有姑適爾聘,徙居洛陽。姑早亡,繼娶元氏,生一女行云,年二八,容嬌好,性極慧。幸生一日往謁,見過爾聘、元氏,元氏見生禮貌修齊,頗嘉許之,復呼出行云,幸生為之色動。是夕,館幸生于堂之東。行云亦厚屬幸生,乃令侍女小桃私饋幸生苦茶,幸生喜而與小桃私。后行云贈生指上玉記事一枚,系青絲一縷,謂當以結發圖之,以茍合為戒。幸生感而夜不成寐,乃罹病,行云與小桃親往問疾,解刺繡抹胸典生,病為之少差。后幸生以叔命召歸。先后會雪容、雪華、青霞、似真、芷玉、碧蓮、如瓊諸女,雖屢有所遇,其心仍屬行云。后幸生隨叔訪南河祿友良,友良娶連氏,生女紫英,弟友彥,娶慎氏,生女紫芝,皆玉質仙姿,人世仙品。幸生叔告歸,友良與弟計而留幸生在室,為作教席,生乃得與英、芝私。幸生得爾聘書,歸家往赴洛陽,途遇其父故交元敘并三女連城、翠娥、巧珠,復與私。幸生至爾聘所,爾聘與夫人計,欲將行云許之。不久,海寇作亂,幸生得薦拜為大將軍,將兵十萬,大破海寇。賊將全榮,有女欲以身代父,幸生憐之,上表求免,榮感其恩,乃以其女玉環為報,又復得其妹。幸生至京朝,拜為戢寧侯,乃迎娶行云。不久,又聽行云計,急流勇退,具奏乞歸田里。幸生造華室,悉納前之諸女。十有余年,寇事復起,上命浙江樞密使向懷恩討之,向求謀于幸生,幸生命愛將廣人龍助之。又十余年,幸生已老而顏色依舊,攜行云入玉屏山遇仙,不知所之。
上一篇:《七十二朝人物演義》介紹|賞析
下一篇:《三國志演義》介紹|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