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棲曲》簡介|介紹|概況
詩歌篇名。唐李白擬作。《烏棲曲》是樂府《清商曲·西曲歌》舊題。唐孟棨《本事詩》:“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師,舍于逆旅。賀監知章聞其名,首訪之。既奇其姿,復請所為文。出《蜀道難》以示之,讀未竟,稱嘆者數四,號為‘謫仙’,解金龜換酒,與傾盡醉。期不間日,由是稱譽光赫。賀又見其《烏棲曲》,嘆賞苦吟曰:‘此詩可以泣鬼神矣。’故杜子美贈詩及焉。”清王夫之《薑齋詩話》:“艷詩有述歡好者,有述怨情者,《三百篇》亦所不廢。顧皆流覽而達其定情,非沈迷不反,以身為妖冶之媒也。嗣是作者,如‘荷葉羅裙一色裁’,‘昨夜風開露井桃’,皆艷極而有所止。至如太白《烏棲曲》諸篇,則又寓意高遠,尤為雅奏。”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敕編《唐宋詩醇》:“樂極悲生之意寫得微婉,未幾而麋鹿游于姑蘇矣。全不說破,可為寄興深微者。胡應麟以杜之《七哀》雋永深厚,法律森然,謂此篇斤兩稍輕,詠嘆不足。真意為謗傷,未足與議也。末綴一單句,有不盡之妙。”今人張碧波、鄒尊興《新編唐詩三百首譯釋》:“李白第二次到長安,耳聞目睹唐玄宗追求享樂,荒淫無度的奢侈生活,預感到社會政治的嚴重危機,詩人以高度的政治敏感,出于憂國憂民的深沉感情,對封建統治者發出警告,用吳王夫差和西施日夜相繼的淫樂生活,奢侈誤國之事諷喻唐玄宗。”此詩見于《河岳英靈集》必為天寶十二載以前所作。借歌詠吳王夫差因荒于女色,夜以繼日地尋歡作樂,因而招致亡國慘禍的故事,鞭撻了當時統治者腐化淫靡的生活。全詩構思獨特;以時間的推移為線索,寫出吳宮淫佚生活中自日至暮、又自暮至旦的過程;對這一過程中的種種場景,又不作具體描繪渲染,而是緊扣時間推移和景物變換,來暗示吳宮荒淫的晝夜相繼;揭示吳王的醉生夢死,并通過寒林棲鴉、落日銜山、秋月墜江等富于象征色彩的景物,隱寓荒淫縱欲者的悲劇結局。詩篇意深而詞婉,純用客觀描寫,不下一句貶詞,而諷刺之意卻尖銳、冷峻、深刻,于雄奇恣肆之外,表現了李白詩歌的另一種風格。前人稱其“泣鬼神”之作,確實不為過譽。
上一篇:《臨洞庭湖贈張丞相》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書摩崖碑后》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