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曲總集·別集·曲· 沜東樂府》新詩鑒賞
散曲別集,二卷,補遺一卷,明康海撰。海(1475~1540)字德涵,號對山,晚年自號沜東漁父、滸西山人、太白山人等,武功(今屬陜西)人。弘治十五年(1502)狀元,任翰林修撰。因救李夢陽與權宦劉瑾接近,正德五年(1510)劉勢敗被殺,康海亦被誤解解除職務返鄉,晚年縱情聲色詩酒。
此書所收多為康氏被罷官后放歸田里時的作品,故在歌詠隱居與山水聲伎的同時暴發出對黑暗政治、是非混淆、黑白不分的憤慨。其《寄生草·讀史有感》寫道:“天應醉,地豈迷。青霄白日風雷厲,昌時盛世奸腴蔽,忠臣孝子難并立。朱云未斬佞人頭,禰衡休使英雄氣。”高位被奸佞壟斷,是非已經顛倒,一切正直的人只能義憤填膺而又無可奈何,因此只能歸隱,離開官場:“雖是窮煞英雄。長嘯一聲天地空。祿享千鐘,位至三公,半霎過檐風。馬兒上終會崢嶸,局兒里早被牢籠。青山排戶闥,綠樹繞垣墉。風,瀟灑明月中。”(《賽兒令·漫興》)他看透了官場的腐敗,仕途的艱險,感到一切不過是過眼煙云。作者居高臨遠,其曲詞也具有俯瞰萬類的氣勢。
其描寫山川田園之美、隱居之樂的作品亦頗動人:“天空霧掃,云淡雨散,水漲波潮。園林一帶青如棹,山水周遭。點玉池新荷乍小,照丹霄晴日初高。兩件兒休支調:雞肥酒好,宜醉滸西郊。”(《滿庭芳·晴望》)只有遠離官場的地方才有萬里晴空,才有光明和歡樂。
此集中也有寫于罷官之前的作品。如《罵玉郎感皇恩采茶歌·丁卯感事》即寫于正德二年(1507),這是一首痛斥劉瑾亂政的政治性很強的作品,曲的最后寫道:“搬騰的赤眉銅馬遍中原,已往斯、高須未遠,方來狐鼠要憂鹯。”從中可見詩人切齒之聲,表現出藝術家的勇敢。
康氏散曲豪放爽健,但有時流于一瀉無余,缺少蘊藉,亦少剪裁。明初曲壇頗不振,康氏出,對于明代散曲創作起了推動作用,并形成了以豪放為特色的關中曲派。
康集為作者手訂,其弟浩于嘉靖三年(1524)刊刻。
現存今人任中敏據“嘉靖本”的整理本,此本將“帶過曲”放在一卷之后,以嚴體例,又從陳所聞《南宮詞紀》內輯得“補遺”一卷,共收小令二百五十九首,套數三十七首。
有中華書局民國間排印的《散曲叢刊》本。
另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排印本。
上一篇:《詩詞曲論·詩論·江西詩派小序》簡介介紹
下一篇:《歷代詩歌別集·宋代部分·范石湖集》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