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記》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大事記》12卷,《大事記通釋》3卷,《大事記解題》12卷,南宋呂祖謙撰。呂祖謙(1137—1181)字伯恭,婺州金華人,宋孝宗隆興元年(1163)進士,他是南宋中期著名的學者,《大事記》及其《通釋》和《解題》是一種歷史啟蒙讀物,成書于孝宗淳熙七年(1180)。
《大事記》上接《春秋》,以《春秋》記獲麟的周敬王三十九年(前481)開始,迄于漢武帝征和三年(前90)。本來作者準備一直寫到五代末年,后因病末果,僅止于此,此書每年列出若干大事,每條后面注明其所據(jù),如“以《左氏傳》魯史修”,“以魯史,《史記年表》、《論語》修等等。內(nèi)容簡明扼要,一目即可了然。其《通釋》3卷,“如說經(jīng)家之有綱領,皆錄經(jīng)典中要義格言,”諸如《易大傳》、《書序》、《詩序》等,實際上是借經(jīng)傳之言來闡述作者自己的歷史觀。《解題》12卷,有如經(jīng)典之傳統(tǒng),主要是解釋《大事記》本文中的史事、名物制度等,間考《史》、《漢》同異及《通鑒》得失,《大事記》純屬客觀記事,“無所褒貶抑揚”,而《解題》則于“次輯之際有所感發(fā)或并錄之”。朱熹當時對此書非常推崇,謂呂祖謙學問龐雜,而惟有此書最為精密。宋元以來,此書較為流行,和司馬光《稽古錄》、朱熹《資治通鑒綱目》并為學者所重視。明初王祎撰有《大事記續(xù)編》77卷,以續(xù)呂祖謙之書,《續(xù)編》上起漢武帝征和四年(前89),下迄五代周世宗顯德六年(959),體例一遵呂祖謙之舊,只是把解題直接附在各年大事綱目之下,不再另為一書。
《大事記》及其《通釋》和《解題》有《金華叢書》本,《續(xù)編》只有《四庫全書》本。
上一篇:《備急千金要方》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奧州小路》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