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真后史
明末錢塘金衙刊本《禪真后史》扉頁書影
明末錢塘金衙刊本《禪真后史》正文書影
明代白話長篇神魔小說。十集十卷六十回。題“清溪道人編次,沖和居士評校”。或以為清溪道人即為方汝浩,洛陽人。成書于明末。
現存主要版本有明崢霄館刊本,藏日本日光山輪王寺慈眼堂;明崇禎同人堂刊本;明末錢塘金衙刊本,藏浙江省圖書館。1985年臺灣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說叢刊”、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影印錢塘金衙刊本,1987年浙江古籍出版社排印本,1988年齊魯書社排印本,中華書局“古本小說叢刊”影印同人堂刊本,1993年長江文藝出版社“明清艷情小說”排印本,1993年巴蜀書社“明代小說輯刊”排印錢塘金衙刊本。
盧溪州辰溪縣毗離村秀士瞿天民,因為不被美色所迷惑,保全了一寡婦的貞節,感動上天,使其得生一子。兒子出生時,有五色彩云籠罩瞿家屋頂,三天才散去,所以孩子的小名就叫五彩,官名叫瞿琰。當時天下大亂,群雄紛爭,人民流離失所。瞿琰九歲時,被父親送至萊州親戚劉仁軌刺史家中寄養。一天,有一老僧上門化緣,將瞿琰引出,傳授給他飛騰、劍法、書符、黃白等法術,讓他將來能保國護民,名垂青史。老僧將瞿琰送回瞿天民。劉刺史來到,把瞿氏父子接入家中。不久,瞿琰顯出了才能。他射倒越獄兇犯,敢斗權相之子。瞿天民去世,劉仁軌升任果州路總督。時值蒙山洞酋奴骨查臘擁眾作亂,劉總督急率大軍前往征剿。在三位苗兵洞主的輔助下,殺入敵境。兩軍交戰,瞿琰在軍中出謀劃策,并用三箭將番僧鳩尼射于馬下。劉總兵和朝廷賜印的三洞苗兵合為一處,大敗番兵,生擒番王父子。班師回朝后,朝廷降旨,升劉仁軌為吏部尚書,瞿琰為東部司理。后劉仁軌偕瞿琰暫回故土掃墓。
瞿琰的哥哥瞿璇病危,瞿琰施仙符妙術將其疾病治愈,不出一月,瞿璇就起居如舊。兩人去清陽庵道士滑士游處下棋。見滑左臂被妖精打傷,瞿琰遂施法術,捉拿了弄邪作法的妖僧甘一庵和他的表兄史酉魚。史酉魚在公堂上供稱:行妖者一共有六人,他們是奉太尉印戟的差遣,在盧溪藏匿,準備造反,事成后印太尉許以兵馬大元帥的職位。而這次審訊案犯的樂大尹的夫人是印常侍的侄女,她怕這事會牽扯到自己頭上,所以暗中密謀,將史酉魚害死,再將甘一庵等人重錄口供,取保釋放。
瞿琰聽到后頓時生疑,遂派老蒼頭打聽消息,得知內情后立刻進京向劉仁軌報告,劉仁軌遂與朝官戴至德一起,歷數中官印戟之罪。唐高宗皇帝大怒,要抓印戟,武后卻袒護他。武后見到瞿琰,深被他的年青英俊的神貌吸引,遂下令捉拿印戟,搜查罪證,抓其同黨。朝廷下旨將印戟凌遲處死,其黨羽一概處斬。升劉仁軌為樞密左仆射,瞿琰為侍中大夫。
這時,山東博平四州二十三縣遍行瘟疫,瞿琰施法術取朱砂黃紙書符,給染病者燒成灰后吞下,救活人口無數。他回京后又治愈了武后的疾病,后煉成兩口寶劍,殺人不染血腥,吹發自能兩斷。武后奏過皇帝,將瞿琰連升三級,授大理寺少卿,并將忌賢妒能的許敬宗削職為民。
兩年后,高宗駕崩,武后廢太子為廬陵王,立豫王李旦為皇帝,自己獨攬大權,立武氏七廟,又與番僧懷義勾搭成奸,封懷義為白馬寺住持。懷義見瞿琰深得武后垂青,非常忌妒,于是趁著清遠縣巨寇羊雷、潘三澼聚眾起兵造反之機,讓太后將瞿琰封為清海經略使,調遣十四州四十七縣的官兵,前往征剿。羊雷是大羅山獵戶,有千斤之力,豺狼虎豹手到擒來,性情粗暴,為人義氣。因為曾經仗義救人反被知縣杖枷,逃脫后遇到勇漢潘三澼,二人結盟,占山為王,鋤奸斬惡,伸張正義。他們率兵先攻下三水縣,后攻連州各縣,所向無敵。潘三澼稱順義王,羊雷稱順時王。瞿琰率兵到來后,對他們曉之以理,勸其歸順天朝,為國家建功立業,并以神箭懾服潘、羊二人。
瞿琰班師回朝。潘、羊二人被授以都尉官職,后率部與突厥交鋒,大獲全勝,封為兵馬大元帥,鎮守遼陽。
武太后加封瞿琰為兵部左侍郎,瞿琰以病為由推辭,后又以省親為名去金陵、兩浙賑濟災民,除奸鏟惡。一日,他遇到昔年授他法術的老僧,給他四粒丸子。瞿琰服下后,頓時大悟,向老僧拜倒。原來那老僧就是通玄護法仁明靈圣禪師林澹然,而瞿琰前世正是正一五顯仁德普利真人薛舉,只因生前殺戮太多,所以上天罰他重回濁世,護國安民,蕩魔驅怪,興利除害。如今功德圓滿,瞿琰等七位真人飛升上天。
上一篇:《盤古至唐虞傳》介紹|賞析
下一篇:《禪真逸史》介紹|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