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血丹心大俠傳》
【本書體例】
文公直著。36章,40萬字。原刊于1930年。1987年7月岳麓書社重版。
廣西桂林斕霞墟武氏,書香不斷,詩禮傳家。至武朝模這代,雖得中榜眼,曾為官宦,但也因忠肅廉明,罷職還鄉,得以四處遨游,不勝暢快。
這日武朝模來到黃河南岸,遇雪駐足。忽聽店家與一人爭吵,出來相詢,方知店家恐孤身客人賴賬,是以拒絕留其住宿。武氏從中調停,將來人讓入房中閑聊,頗為投機,知來人乃五臺友鹿道人二徒錢邁,此去河北河間府急赴師父之約。二人談得興起,忽聞窗外有響動,錢邁出去一看,見一人凍僵在地,救入延醫而治,知此人又是出鄉尋父、誤為歹人所騙的長沙人吳春材。吳氏得救后,先別武氏,與錢邁結伴北行。
二人途中遇一客棧,為白蓮教所開之黑店,虧錢邁機警,瞧出破綻,趁機平了匪窩,收了誤上賊船的好漢茅能,又結識了附近劉家屯的英雄劉勃,巧遇師兄潘榮,五人結為兄弟,同路赴河間。
五人上路后,路遇尋仇的文義前來相斗。原來文義的師弟鄧華曾為惡霸章剝皮的護院,為虎作倀,被這幾人懲治。文義知道真情后,與諸人盡釋前嫌。分手后,文義因沖撞贓官被捉,后被錢邁師弟許逵、杜潔等救出。許、杜也因急于趕往河間而上路,來到單家莊,結識單家莊的教頭鳳舞、莊主伍柱、先生吳琢及總教頭凌翔、凌波等,又因此結識了錦屏山頭領程豪、歸瑞、黃禮、孔純等。眾人暢敘時,得知錢邁的五師弟沈石被陷及其被茅能的師傅丈身和尚所救的消息。眾人均愿去河間府效力。
原來,山東東平人徐季藩得異人傳授,習成妖法,創白蓮教,自任教主,為害鄉里,聚眾不軌。后又設法攀上燕王朱棣二子漢王朱高煦,糾集石亨等人,圖謀叛亂。眾人兼程河間,正是要商議此事。
與此同時,大義寨寨主丑赫、友鹿道人、楊洪等多路英雄,為國家大計,云集在一起。丈身和尚卻在杭州旋乾村偶遇散學回家的童兒于謙,心中甚喜,遂收而為徒,授以高技。后聽說于謙幼時聰穎異常,并于無意中,曾逼死蛟龍的故事,知此童天生異秉,將來必成大器。
時眾英雄聚集牛頭山,在武林前輩友鹿道人、張三豐、周顛、丈身和尚、飛霞道長等的計議下,整軍經武,準備大干一番事業。此后,他們專與白蓮教的妖法邪術作對,四出鏟除奸佞,結拜英豪,整肅貪官污吏。
此時,保定府李家莊的妖教匪首李月寶等妖言惑眾,貽害閭閻,暗議起事,誘發民變,眾英雄乘勢廝殺,剿滅妖眾。
于謙此時已大,為保其安全,武林前輩凌云子和大通尼又派愛徒種元、李松侍讀,陪同上京趕考,悉心照料。
最后,牛頭山眾英雄分幾路來到京城,火燒漢王府,大破奸窟,逼得朱高煦逃入皇宮,伺機而動。于謙也得中丁酉科第六名進士。眾英雄大喜,從長計議如何根除朱高煦,拯救黎民的大事。
《碧血丹心大俠傳》是文公直著《碧血丹心》系列的第一部,此后又有《碧血丹心于公傳》(為37回至80回),《碧血丹心平藩傳》(為81回至125回)。《碧血丹心》系列敘述于謙出世至幫助明宣宗朱瞻基平定藩王未高煦之役的經過,中間穿插俠士的濟困扶危,除暴安良的事跡,以及白蓮教起事失敗的過程,具有異常鮮明的封建正統思想。據說尚有第四部《碧血丹心衛國傳》,寫土木之變、于謙勤王主政、直至后來英宗復辟、于謙被冤殺的事情,但迄今未見。
《碧血丹心大俠傳》作為該系列的第一部,實際上僅僅敘述了事情的緣起和于謙的出世。書的絕大部分內容是描寫一些江湖俠士在赴河間府的途中,以及聚會之前鋤邪扶正、打富濟貧的事跡,同時,還以大量的篇幅繪聲繪色地寫到了白蓮教妖言惑眾、殘害生靈、圖謀不軌的敗行惡跡,寫到了武林正派對于那些左道旁門的斗智斗勇。在這些敘述中,作者的封建正統思想傾向異常鮮明,這是我們今天重讀這部作品時所應該注意的。
首先,作者的朱明皇家宗室的嫡傳主張是無條件的。不管朱高煦的人品如何,有如作者的那種先以其圖謀不軌進而推測其為人不良,實際上,主要還是因為作者首先想到的是朱高煦身為次子,本不應有奪位之想。如果他想當皇帝,那就是非分的,那就是他要謀“反”,那就說明他道德品質有問題。從這一點上來看,作者的道德觀與道德水準,是建立在統治階級的利益之上的,他對作品人物的評價標準,是以對統治階級的整體利益的增損為標志的。
其次,在對白蓮教的評價上,作者的觀點也難免有偏頗之處。正因為作者的統治階級立場的決定,對于一切具有反封建意義的主張與舉動,作者都是不能允許的,所以,作者也才把白蓮教的某些教首與教眾寫成是殺人舐血的妖魔,說成是欺男霸女的惡棍。從這一點上來看,作者的歷史觀與世界觀是有一定局限的。
但是,作者并不是從根本上滿足于封建朝廷的統治。正因為他看到了封建統治的腐朽性,并且對其極端不滿,所以他才能塑造出那么多新鮮活潑的遍布民間的俠士形象,以期拯世濟民;尤其是他才塑造出了于謙這位愛國者與民族英雄的形象,用以寄托他修殘補缺的改良社會結構與機制的形象。
文公直的思想是復雜的,因為他處身于一個復雜的動蕩的年代。但是,他為俠所賦予的新的道德規范與思想意義,卻為后世提供了新的值得借鑒內容,為武俠小說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文公直
本名文砥,號萍水若翁。1898年生。江西省萍鄉市人。中國現代武俠小說家。早年受經讀史,后入軍校學習,投筆從戎,追隨孫中山參加討袁、護法、北伐等許多征戰,受銜少將。孫中山逝世后,曾因宦海波瀾,系身獄中,得讀《千古奇冤》,為于謙的事跡所感動。羈足上海后,著《碧血丹心》三種,一吐心曲。其所著武俠小說另有《秦良玉演義》、《關山游俠傳》、《劍俠奇緣》、《江湖異俠傳》等。
上一篇:《碧劍金鏢》武俠小說鑒賞
下一篇:《碧血劍》武俠小說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