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罷貢包茅
【出典】 見“包茅三脊”條。
【釋義】 春秋時齊桓公曾以“貢包茅不入”的罪名指責楚國,出兵懲罰。后因借用為遭受責罰的故實。
【例句】 慚愧清朝,罷貢包茅,住發牙璋。(劉克莊《沁園春·再和》2598)這里以“罷貢包茅”暗言得罪遭譴。
詩詞典故·罷貢包茅
【出典】 見“包茅三脊”條。
【釋義】 春秋時齊桓公曾以“貢包茅不入”的罪名指責楚國,出兵懲罰。后因借用為遭受責罰的故實。
【例句】 慚愧清朝,罷貢包茅,住發牙璋。(劉克莊《沁園春·再和》2598)這里以“罷貢包茅”暗言得罪遭譴。
上一篇:典故《百鳥喧啾》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般斧》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