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老虎》
【本書體例】
古龍著。長篇小說。3冊,約60萬字。臺北華新出版公司1977年版。
3月27日,大風堂舵主的兒子趙無忌在其即將舉行婚禮前匆匆來到一座小樓,在這大吉的日子里,他還需還一筆債。不一會兒,香香、奪命更夫柳三更、黑婆婆、毒菩薩等債主紛紛前來索債,結果,出乎他的意料,討債卻變成了報恩。處理完這件事,他又急匆匆趕回家,新娘衛鳳娘梳妝完畢卻不見新郎,終于,趙無忌趕回來了。賓客翹首以待,都想看看這位未來掌門人的風采,可是,突然,就在趙無忌換完衣服去鮮為人知的密室去叫父親趙簡時,他卻發現父親還在密室,但他的頭顱卻沒有了,猶如晴天霹靂,他無論如何不能相信這大喜的吉日父親卻為人所害。
七天過去了,無忌沒有一滴淚、沒喝一滴水、沒吃一粒米,他那健康紅潤的臉色已變成慘白,那深陷下去的眼眶表明他面對這巨大變故心理的負荷已到了極限,父親的密室只有他和司空曉風、上官刃三人知道,然而他不敢相信是父親的密友所為,但是,上官刃未言一句又突然失蹤,傳聞說去了唐家堡——大風堂的死敵,使無忌終于相信,上官刃取了父親的頭顱獻給唐家堡,以期滅掉大風堂。仇恨,使他怒火中燒,他的身體雖接近崩潰邊緣,但他的心反而平穩下來,他決心一定要手刃殺父仇人,于是,在派出去的大風堂弟子沒有尋到上官刃的蹤跡,上官堡也被上官刃燒毀之后,趙無忌毅然辭別了還未舉行婚禮的新娘,踏上去唐家堡的征程,尋找上官刃。
他歷盡千辛萬苦,流浪街頭、出入賭場、繼而被唐門暗器所傷,是軒轅一光救了他的命,然而,父仇始終占據著他的心,盡管唐家堡在江湖中也是一個有很大勢力的門派,為了稱霸江湖用各種手段吞并了許多幫派,而且其組織的嚴密、唐家三兄弟的厲害使人望而生畏,但無忌還是喬裝打扮接近唐家三兄弟以期混入唐家堡,找到上官刃。
新娘衛鳳娘和無忌的妹妹千千一直等待無忌的歸期,無望之際,二人也離家出走找尋無忌,一路上真是險象環生,多虧司空曉風派曲平來照顧她們。不幸的是,她們也遇到了唐家兄弟的攻擊,千千落入唐家人手里,唐家人也在尋找趙無忌,抓住千千他們得意萬分,但他們卻沒有傷害鳳娘,歷盡千辛萬苦,她們終于脫離虎口,卻始終沒有聽到無忌的半分消息。
此時的趙無忌經過江湖風風雨雨的錘煉,比以前成熟也比以前狡猾了些,他通過改頭換面,終于騙取了唐家最陰忍的三兄弟之一唐玉的信任,潛入了唐家堡。之后,在唐家堡他仔細觀察打聽上官刃的下落,無意中遇到為唐家作暗器卻又為唐家困入地窖里的雷震天,知道了唐家堡的一些秘密。他答應救雷震天重見天日,沒想到雷震天為了自己卻告發了他。幾次他瀕臨死亡邊緣,卻都被暗中潛入唐家堡的大風堂弟子所救,就連他視為殺之而后快的小寶——為了大風堂不惜犧牲一切的小寶,為了使無忌取得唐家堡的信任而甘愿獻出自己的生命,郭雀兒為了無忌的安全舍生取義,這些錚錚鐵漢,令趙無忌感動不已。終于,他面對了自己的殺父仇人——上官刃,看到了自稱連一蓮不斷阻止無忌又不斷救助無忌的上官刃的女兒憐憐,這位心地善良而又勇敢堅強的女孩,在知道父親殺了無忌的父親卻又不知為什么的女孩,為了父親,竟不惜全力接近無忌,以求化解無忌與父親上官刃的仇恨,面對這善良純潔的女孩,無忌雖然化解不了心中的仇恨,但他知道這一舉的最終意義。上官刃終于走到無忌跟前,當他把司空曉風給他的白玉老虎再次交給替他帶來的趙無忌時,面對仇人,無忌卻不能殺他:因為這是父親為保住大風堂故意采取的一種迫不得已的辦法,由上官刃殺父取頭送給唐家以取得唐家的信任,爾后復興大風堂。面對這一切,無忌萬念俱灰,白玉老虎已碎,但大風堂還要存在下去,為了大風堂,他既不能動上官刃毫發,還要堅強地活下去。
古龍說:《白玉老虎》“寫的是一個人內心的沖突,情感與理智的沖突,情感與責任的沖突,情感與仇恨的沖突。”趙無忌這位大風堂掌門人的兒子,在其大喜的日子里卻遭逢了悲極憤極的事情,從喜悅的峰巔而跌入痛苦的深谷,這是怎樣的變故啊,他七天粒米未進、滴水未飲,眼中無淚、口中無語,最終,當他知道是父親最信任的上官刃砍下父親的頭顱獻給大風堂的死敵—唐家時,仇恨,填滿了他的心,于是,他不顧新婚的嬌妻、不顧年少的妹妹,毅然而然地走出家門,尋找上官刃為父報仇。種種艱辛、種種折磨,他挺住了,而當上官刃就站在他面前,平靜地說出父親趙簡為了大風堂而不得不如此計劃時,生活向他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他付出了慘重的代價,這一切犧牲反而很可笑,眼前的上官刃明明是個不仁不義的叛徒,卻偏偏又是個忍辱負重、一身肩負大風堂千萬子弟安危的英雄壯士,面對殺父仇人,他卻不能報仇,他的心理承受力已達到了極限,他想到了死,而“白玉老虎”的計劃又使他不能死。作為堂堂男子漢,上官刃的行為深深震撼了他,終于,他堅定而勇敢地選擇了生之路,其感情歷程得到了升華。
如果說,古龍塑造的趙無忌是位拿得起放得下的堂堂男子漢大丈夫,那么化名為連一蓮的上官刃的女兒憐憐也是位不可多得的女中豪杰,當她得知趙無忌要報殺父之仇時,她不惜千辛萬苦找到趙無忌,又化名阻止趙無忌潛入唐家堡,而當趙無忌進入唐家后,她又以生命來保護自己的父親,而使自己負傷。憐憐的行為的根源也源于情,當她不明事情真相時,理智使她為父親難過,而父女之情又使她本能地保護自己的父親,為了父親,當她覺得自己無路可退時,替父死去成了她唯一也是最好的選擇。憐憐的行為,無疑體現了古龍寫情達致終極的特色。
《白玉老虎》中的人物是成功的,上官刃的忍辱負重、唐玉的奸滑刁鉆、衛鳳娘的善良、小寶的英勇,皆令人感嘆不已。古龍刻劃人物的功力由此可見一斑。在情節結構上,古龍的安排也是獨具特色的,他將懸念手法與寫實結合在一起,將多種線索交錯穿插,使整個故事起伏跌宕、一波三折。故事到了終結,才知整個真相,而環環相扣、步步緊逼的懸念正是使讀者廢寢忘食追蹤尋跡的很好手法。
古龍
本名熊耀華。1937年生于香港,后遷居臺灣。臺灣著名武俠小說作家。早年就讀于臺灣淡江文理學院外文系。畢業后,毅然棄職從文,專心進行文學創作。他從小對文學具有濃厚興趣,早在十幾歲時便開始了文學創作生涯,但最初是從事“純文學”創作。后來,在六十年代,為中國傳統的武俠作品所吸引,他轉而寫作武俠小說。其早期武俠小說代表作有《蒼穹神劍》、《飄香劍雨》、《月異星斜》、《游俠錄》、《失魂引》等,由此聲名大振,一發難收,在他自己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古龍語),但在讀者則是迷之甚深了。七十年代,古龍小說創作達到高峰期,一批久負盛譽的著名作品如《楚留香傳奇》、《陸小鳳》、《多情劍客無情劍》、《歡樂英雄》等均在這個時期完成。其獨具魅力的武俠作品,贏得了很高聲譽,使其在眾多的港臺武俠小說作家中獨樹一幟,儼然成了繼金庸、梁羽生之后,港臺武俠小說界的領袖,曾被人與金梁并稱,或與臥龍生、諸葛青云、司馬翎一起,被譽為六十年代臺灣四大武俠小說名家。隨著港臺古龍熱的迅速形成,其部分作品很快被搬上銀幕。《蕭十一郎》是他被拍成電影的第一部作品,其后,著名導演楚原又于1976年執導了他的《流星蝴蝶劍》。此后,古龍又將《快刀浪子》、《劍氣滿天花滿樓》等20余部作品改編成電影,并在1980年創辦了“雪龍電影公司”,自任監制與導演,專門拍攝他自己創作改編的武俠作品。
古龍一生淡泊名利,摒棄世俗,筆下人物因此也多視富貴如糞土,恪守有所不為有所必為的原則,雖未必是完人,但多生動可愛。藝術上講求情節離奇,構思巧妙,將傳統公案、現代推理與新派武俠等諸多特色融為一體,借電影表現的手法,以簡潔、洗煉、跳躍、含蓄的語言敘述離奇、曲折、富于哲理意味的武俠故事,整體風格灑脫不羈、蘊藉優美。其主要作品除上述之外,尚有《天涯·明月·刀》、《邊城浪子》、《九月鷹飛》、《火并蕭十一郎》、《血鸚鵡》、《劍·花·煙雨江南》、《七種武器》、《白玉老虎》等,共計八十余部。1985年去世。
上一篇:《白發魔女傳》武俠小說鑒賞
下一篇:《白衣俠女》武俠小說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