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俠錄》
【本書體例】
古龍著。2冊,約35萬字。臺北華新出版公司1977年版。
《游俠錄》寫的是游俠謝鏗為父復(fù)仇的際遇、游俠白非初歷江湖的種種經(jīng)過,其中穿插了鐵手童瞳與無影人丁伶的愛情糾葛、白羽雙劍司馬之和馮碧的愛情恩怨、白非與無影人之女石慧的感情悲歡等等,以及江湖中由“黑蛇令符”引起的恩怨?fàn)幎贰?/p>
一貫以悲天憫人的心腸來扶弱的游俠謝鏗在到達(dá)黃土高原尋找殺父仇人鐵手童瞳時,突遭無影人暗算,在生命攸關(guān)時刻,竟是童瞳救了他,殺父之仇與救命之恩的矛盾謝鏗難以排解,終于在黃土高原發(fā)生土崩謝鏗劫后余生后,他又救了童瞳,救命之恩扯平,決斗避免不了,在最后關(guān)頭童瞳放棄了生、放棄了同歸于盡之念,選擇了死,謝鏗了卻了十幾年的心愿。而恰在此時,這一切已被出來歷練的天龍門云龍白非少俠撞見,白非是在父親去世后,母親命令他闖蕩江湖以求立身之地而走出家門的,游歷時恰遇對謝鏗施毒的石慧,他一見傾心,因此暗中跟蹤而目睹了此事,土崩發(fā)生時他憑自家功夫逃出來,卻不知石慧怎樣了,于是滿腔悲憤發(fā)向謝鏗。爾后離去。
這天,白非來到一個小鎮(zhèn),卻發(fā)現(xiàn)這里云集了不少武林高手,經(jīng)打聽才知是為黑蛇令符千蛇劍客邱獨行邀各路武林好漢聚此,以擴(kuò)展自己的勢力,當(dāng)年邱獨行為了自己,強(qiáng)行拆散了師兄司馬之和馮碧的姻緣,歲月的流逝,功名心的淡泊,使他終于取得了司馬之的寬恕,從此,他與司馬之浪跡天涯,一面寄情山水,一面尋找馮碧。
白非在小鎮(zhèn)上又與謝鏗相逢,可喜的是秀外慧中的石慧也奇跡般來到這里,原來石慧是受母親丁伶派遣,阻止謝鏗殺童瞳。土崩發(fā)生時,她死里逃生,心中念著白非,不愿回家,于是在漫游中找到了白非。愛情,悄悄萌發(fā)于二人心中,從此二人形影不離。
千蛇劍客邀謝鏗和白非來到靈蛇堡,謝鏗深得武林人的敬佩,使白非深受震動,他懂得了武林中的地位不是光靠武功就能得到的,從此,他做人的方法有了大長進(jìn)。在靈蛇堡,丁伶找到了女兒,也找到了謝鏗,告訴他謝父之死的真相是中了無影之毒,而非童瞳所殺,謝鏗驚呆了。原來昔日童瞳曾救過丁伶的命,童瞳的君子之行使丁伶慢慢愛上了他,她悄悄地對曾使童瞳受辱的謝父施毒,而童瞳卻因這不君子行為從此消失于江湖,丁伶無奈,最后與武當(dāng)?shù)茏邮そY(jié)婚生下獨女石慧。多年過去,歲月并沒有使她忘記舊情,她要替童瞳報仇。謝鏗明白了,他以自斷雙臂了卻了他與童瞳的仇恨,卻與丁伶結(jié)下新仇并發(fā)誓要報仇。
上一代的恩仇并沒有影響白非與石慧的愛,靈蛇之會石慧為救白非受傷又加深了二人的愛,愛得深,誤會總難免,但胸懷坦白。二人終是恩恩愛愛,為了白非洞中奇遇的怪人常東升的自由,他與石慧甘愿千里迢迢去青海尋“九抓烏金札”。白非游歷江湖以來不斷受高人點化,武功驟然進(jìn)入一流高手階段,途中他們戰(zhàn)勝了崆峒派的襲擊、化解了玉鳶子與那霞子的仇怨。但白非一人入山去見天妖蘇敏君遲遲未歸時,石慧終于盼人不歸怏怏返回,白非不見石慧,也心存誤會。
謝鏗終于重新練就一身武功,終于擊敗了丁伶,丁伶奄奄一息之際,石坤也趕到了。望著時刻跟隨自己的丈夫憔悴的面容,在這一刻里,丁伶忽然覺得自己一生的作為是錯的,數(shù)十年來對童瞳的懷念此刻完全消失,她發(fā)現(xiàn)自己愛著的是自己的丈夫——一位無私奉獻(xiàn)的人。當(dāng)白非完成去青海的使命后匆匆趕到這里時,丁伶沒有原諒這個因他而使自己右臂折斷最后喪命于謝鏗手中的少年,她要石慧點頭從此后不要與白非在一起,石慧同意了,但是,她能嗎?她能忘卻這段比海還深的情感嗎?
經(jīng)此變故,看見謝鏗卓然超俗的風(fēng)姿,白非忽然覺得自己是那么的渺小。
古龍曾說,江湖人的悲劇大都是由情仇引發(fā)的。《游俠錄》也是一部描述江湖人情仇悲喜劇的作品。作品主要是通過兩條線索來描寫的:謝鏗為父報仇而與鐵手童瞳、無影人丁伶產(chǎn)生的恩怨糾葛;白非游歷江湖所看到的武林中的恩怨?fàn)幎罚c石慧相愛的坎坷結(jié)局。
對武林人來說,最重要的是知恩必報、有仇必清,這不知導(dǎo)致武林多少悲劇,甚至可以說,武林那輝煌燦爛的歷史就是由這無數(shù)個悲劇寫成的,這種悲劇即使是任俠好義的大俠也難以避免,這恐怕是人類的本性。
謝鏗,是深受武林敬重的游俠,但父仇卻一直纏繞著他,尋找殺父仇人是他的主要生活目的,而當(dāng)他真正報了仇心中真那么坦然嗎?作為鋤強(qiáng)扶弱的大俠,我們說他是一條好漢;但為一己之私,不能寬恕已深為懊悔的對手,這種俠士的光輝未免在人們心中黯然了。但古龍的立足點恐怕不是塑造十全十美的俠士,而著重塑造的正是暇不掩瑜的好漢、他在讀者心中產(chǎn)生共鳴也產(chǎn)生遺憾。人生總是有遺憾的。
白非可以說是古龍對人類光明未來充滿信心的一個化身,古龍大部分作品幾乎都有這么一個成長著的勇敢慷慨正義的少年俠士。在《游俠錄》里,白非是因母親的訓(xùn)導(dǎo)到江湖歷練的。他善良、穩(wěn)重,為了偶然在洞中遇到的怪人常東升的自由,他不惜一切和石慧勇闖青海去向天妖潘敏君要回救助常東升的“烏金札”。他忠于自己的愛情,肯為自己心愛的人獻(xiàn)出生命,當(dāng)他和石慧化解那霞子和玉鳶子二人心中的仇怨時,玉鳶子請他們?nèi)ニ牡し浚?jǐn)慎心細(xì)的白非拉開石慧,自己先到房中走了一圈,然后才讓石慧進(jìn)來,沒有真正的愛是不會如此的。盡管他因偶一失手而使丁伶斷然拒絕女兒和他的愛情,但經(jīng)過一個多月的游歷闖蕩,他已經(jīng)成熟起來了,任何挫折、任何困難都壓不垮他,他滿腔熱血和一腔雄志終會實現(xiàn)的。
《游俠錄》采用“蒙太奇”手法,古龍說“是一個嘗試”,但嘗試得很成功。古龍在情節(jié)剪輯、組合上是成功的,讀者可以從多個視角中去把握整個作品。古龍的這一嘗試無疑為武俠小說的發(fā)展拓寬了道路,而且使作品更易于搬上舞臺,古龍的許多武俠作品都被改編成了電影,這同古龍對武俠小說的藝術(shù)革新是分不開的。
上一篇:《清風(fēng)俠影》武俠小說鑒賞
下一篇:《游俠風(fēng)云》武俠小說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