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女英魂》
【本書體例】
李時新著。1萬9千字。載《南方文學》1985年第2期。
吳三桂叛明降清后賣國有功,深得清廷賞識,由不大的明遼東總兵爬上了手握重兵,督撫云貴川的親王,權勢高位。但他自知有俠義之人對他的丑行不會放過,終日提心吊膽,好幾次險喪性命。
明末農民起義軍名將田將軍,因內部軍師吳仁接受吳三桂的高官厚祿的引誘,暗設毒計,致使義軍失敗,田將軍帶著李將軍遺孤李峰縱身懸崖,舍身成仁。
李峰被無塵老道救活,拜老道為師,勤練武功,日有長進。出師后,他立志為義軍報仇雪恨,取名胡仇,憑一身武功打進了吳三桂府中,成為吳三桂的貼身侍衛。
一個夜晚,一黑影潛入吳三桂王府,意欲行刺吳三桂。胡仇在與之拚斗中,發現對方竟是田將軍之女田恬,而田恬也發現對面竟是李峰。二人本已指腹為婚,行過聘禮。
田恬的行蹤卻被義軍敗類吳仁識出,遂跟隨而出,與田恬一場死戰。田恬武功超過吳仁,拚殺中,吳仁丟失一條胳膊,但兇殘的吳仁放毒氣使田恬昏迷過去。
胡仇及時解救了田恬。二人設計行刺吳三桂,探取清兵圍剿義軍的路線圖。好色的吳三桂正盼一寵妃,四方選美。胡仇推選裘妃。裘妃正是田恬,吳三桂甚是喜愛。但此計卻為吳仁識破,王府內一片混戰。
吳仁在拚殺中喪生。但狡猾的吳三桂卻一次次化險為夷,憑他的老奸巨猾和超群的武功,免遭懲罰。
李、田二人,畢竟勢單力薄。王府眾多侍衛前來圍救保護了吳三桂,李、田二人身陷重圍。二人拚死突圍。田恬見吳三桂幾次從自己刀下死里逃生,氣得臉色蒼白,口吐鮮血,魂歸長天。
李峰掩埋了田恬,不勝悲傷。
中國武俠小說多是通過武功和恩怨來寫武德,重在德而不武,武不過是德的鋪墊。作者講述一個又一個懲惡揚善的故事,讓正氣永世長存,也寄托了人民的理想,表達了對現實邪惡的不滿和反抗,具有一定的人民性。
吳三桂因為引清兵入關而被作為賣國賊的形象永被后人唾罵。這篇小說中的吳三桂就是一個老奸巨猾,心狠手毒的敗類形象。他降清以后,深得清廷賞識,被委以重任,繼續與人民為敵,甘心做清廷走狗,積極鎮壓農民起義軍想以此繼續邀功請賞,博得主子的歡心。
吳三桂雖不講武德,賣身賣國求榮,但也非等閑之輩,他一身超群武功,因此幾次死里逃生。李峰、田恬二人用計謀誘他上當,一次次都險些讓吳三桂命歸黃泉,但吳三桂到底經久武林與沙場,憑他的老謀深算,一次次化險為夷。
吳仁則是義軍的敗類,他本是義軍軍師,但經不住吳三桂高官厚祿的引誘,叛變義軍,做吳三桂的走狗,設下毒計,使義軍失敗。李峰、田恬為刺吳三桂,又被他發現識破,到最后,他總算罪有應得,受到懲罰。
但天下有邪就有正,有惡亦有善。武俠小說一方面揭示邪惡之丑,一方面也歌頌正、善之美,從而回蕩著浩浩正氣,讓讀者感動、共鳴,義軍之后李峰、田恬不屈服于邪惡勢力,誓為義軍報仇。李峰憑武藝,隱名埋姓打入吳三桂王府,后認出田恬后,兩人用計誘吳三桂上當,雖沒達目的,但也算出了一口惡氣,盡了自己的責任和良心,讓天下景仰。
正與邪、善與惡的對峙與搏斗,構成了這篇小說復雜驚險的情節,作者又通過這些曲折的故事情節,刻劃出吳三桂、吳仁、李峰、田恬等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
還值得一提的是,與一般的武俠小說相比,這篇小說雖也寫懲惡揚善的故事,但并不是常見的大團圓結局。李峰、田恬雖武藝超眾,立志行刺吳三桂,但幾次行刺皆不成,目的沒有完全達到,足見惡與邪也并不是輕而易舉就可以鎮服。小說的結尾,田恬身亡,壯志未酬,小說開頭義軍首領舍身成仁,起義失敗,前后對照,更加深了小說悲劇氣氛,使小說具有悲壯色彩,讓人為正與善的暫時失敗而扼腕嘆息。
上一篇:《俠女戀情》武俠小說鑒賞
下一篇:《俠客行》武俠小說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