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趙王送峽中軍
樓船聊習戰,白羽試軍〔白羽,白羽毛扇。(huī),通“揮”,指揮。宇文招好詩文,庾信在這里比其為諸葛亮,戰陣上也執羽扇。〕。
山城對卻月,岸陣抵平云。
赤蛇懸弩影,流星抱劍文。
胡笳遙警夜,塞馬暗嘶群。
客行明月峽,猿聲不可聞。
題解 趙王,北周文帝宇文泰之子宇文招(?—580年),明帝武成初年(559年)封趙國公,武帝建德三年(574年)進爵為趙王,曾拜為柱國,出為益州(今四川)總管。武帝天和元年(566年),曾指揮北周軍討平信州(治白帝,即今重慶市奉節縣)蠻的戰事。宇文招寫有《送峽中軍》詩,因此庾信的唱和之作也當在566年或者稍后。
簡析 庾信羈留西魏三年之后,西魏被北周取代。北周皇族的宇文招附庸風雅,“學庾信體”,庾信亦與宇文招唱和。此詩明顯帶有阿諛之跡,但在詩風上確如杜甫所說的“庾信文章老更成”,即一改青年時的輕浮華麗,走上深沉蒼健之途。
上一篇:《寄題安慶城樓》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秋下荊門》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