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散文作品·方巖紀靜》簡析
郁達夫著。作于1932年,收于《屐痕處處》,見《郁達夫游記集》。方巖位于浙江永康縣東北五十里,為浙東名勝。文章先寫巖下街的民俗民情:旅店繁多,香市極盛。接著記登方巖,山頂胡公廟是金華百姓感念宋朝兵部侍郎胡則的功德而建,由于傳說中數不盡的“奇跡靈異”,所以朝山進香者絡繹不斷,而作者所欣賞的是“山水的幽靜靈秀”。仰眺四周,群峰“絕壁徒起”,有如“碩大的撐天圓柱”,氣勢恢宏。峰腰層層沙石巖壁,其間瀑布流瀉,奇樹突兀,氣象不凡,是“山之佛觀”。再轉而寫壽山絕壁和五峰書院。登書院樓上“聽得見四周飛瀑的清音,仰視天小,鳥飛不渡,對視五峰,青紫無言,向東展望,略見白云遠樹,浮漾在楔形闊處的空中”,極寫其幽靜、空寂。作者說,宋代道學先生擇此地講學是“借了自然的威力來壓制人欲”,順手予以批判。篇中景物筆筆如畫,通體寧靜,灑脫飄逸;文字凝練精美,富于古代散文的神韻。
上一篇:《散文·宋金元·新注資治通鑒序》簡析
下一篇:《當代散文作品·日出》簡析